第25章 将作船场 (3/3)
陛下圣明。”马钧连忙在旁应道:“专船专用,去年前往倭国的海船队用的十艘大楼船船舷太高、转向笨重,不适合用在江中作战……”
曹睿打断了马钧的话:“只这一项,就没了一万人的数量。”
“是。”马钧接着又说:“楼船、艨艟、斗舰的甲型各造了五艘,在此基础上又各改进了一到两个型号,有了新型号的船,甲型的船若能不用也就不用了。”
“倒是也没浪费。”曹睿笑着朝着岸边停靠着的几艘甲型楼船指去:“用来训练士卒就不错。若再不算甲型的船,那这个数量加在一起,也就不到两万人了?”
马钧连连应声:“陛下圣明,按照陛下此前与臣的指示,要多做大船、做快船,如今已经有乙型楼船四艘、丁型楼船九艘、乙型艨艟二十艘、丙型艨艟四十二艘、乙型斗舰二十艘,加在一起约有百艘之数。”
随着曹睿等人渐渐离开初始下船的码头,码头旁的觐见人群也渐渐散去,回到各处开始继续做工了。只有将作监直属的工匠有资格随在人群中一同迎接,寻常服徭役的百姓是没有这般荣幸的。
扬州刺史蒋济此刻说道:“陛下,臣前日与陛下说的水军五万人之数并非妄言。如今水军员额只有一万五千人,而船只能容纳近两万人,故而臣以为还要增兵,还要增船!”
“增多少兵,增多少船?”曹睿站定,扭头看向蒋济。
蒋济拱手答道:“再增三万五千兵,再增至少二百艘船!”
曹睿又问:“兵从何处来?造船之人又从何处来?”
蒋济拱手:“陛下,吴军五万降卒在淮南屯田多年,可以从中择优拣选一万人,混编入船。再将扬州剩余的五千外军转为水军,再从兖州、青州抽一万州郡兵、另从河北各郡募一万新兵。如此可得三万五千之数,老卒新卒交替有序!”
“至于造船,”蒋济继续说道:“使这三万五千人同来造船,造好一批、则成军一批。若如此这般,则两年之内,可以将水军全部建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