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过去 (2/3)
逼得语塞,只能含糊其辞:“社会和家庭都有责任——”
计时员敲了桌子:“请回到问题。”
顾朝暄神色淡淡,锋芒毕露:“避开问题,本身就是对责任的回避。”
台下窸窣声一片,连评委都抬起了头。
陆峥在最后一排安静地看着她,手里拿着夹板,笔记上密密麻麻写满了条目。
中场休息时,她回到座位,喉咙干得要冒烟。正低头翻资料,一只保温杯忽然递到眼前。
“蜂蜜水。”
顾朝暄一怔,接过来,拧开瓶盖,一股热气涌出。她抿了一口,被烫得咳嗽,却很快被甜意裹住。
“什么时候装的?”
“上午。”陆峥淡声回答,像在陈述事实。顿了顿,又补一句:“你前天咳嗽。”
顾朝暄嘴硬:“哪有。”
陆峥没戳穿,顺手把她掉在桌角的笔捡起来,擦了擦递过去:“别再用没墨的笔。”
“烦死了。”她小声嘟囔。
——下半场继续。
交叉质询环节,对方三辩有点急,直接扔出一句:“你们反方,是不是根本没考虑未成年人的心理承受力?你们一味要求追责,不就是把孩子推向绝境吗?”
顾朝暄立刻站起来,声音干脆:“责任不是绝境,恰恰是保护的底线。如果永远拿‘孩子还小’当理由,那受害人该怎么办?她的人生就该被一句‘他还小’抹掉吗?”
正方辩手脸色一变,却被她的气势压得说不出话。
场下观众一片低声议论。
她唇角带笑,抬手一指倒计时:“我还有三十秒,要不要我替你把答案说完?”
一瞬间,全场寂静。
结束铃响,她鞠了一躬,转身下台。后背全是汗,手心也湿透了,却眼神明亮,像刚打完一场胜仗。
结果出来,他们险胜。队友兴奋得跳起来,嚷嚷着去吃烤串。
顾朝暄摇头,把稿子一张张叠好,所有页角对得工整。最后那张“法律威慑、教育边界、例外情形”,被她整整齐齐放在最上面。
走廊尽头,陆峥和赛务老师交接完场地,回身时,把一本厚厚的书递过来。
《证据法讲义》。是她前几天借走的。书角都被他压直了。
翻开时,一张纸条掉出来,上面写着几条交叉询问的路径,字迹细密。
“你写的?”她抬眼。
“抄的。”陆峥淡淡说,顿了顿,又加了一句:“改了两条。”
顾朝暄“哦”了一声,没有追问。
前方队友还在挥手:“朝朝,走啊!”
她抬手晃了晃:“你们去吧,下次。”
再低头时,陆峥正看着她。视线很淡,却专注。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