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过去 (1/3)
她躺在那张铁床上,床垫硬得硌骨头,潮气顺着墙缝渗下来。
疲惫一层层压住神经,她连什么时候闭上眼的都不知道
意识里时而清明,时而混乱,直到一阵掌声突然炸开,把梦境推到了眼前。
是辩论赛。
场地被布置在礼堂,灯光明亮,讲台正中间挂着横幅——“市中学生辩论联赛总决赛”。
顾朝暄站在队伍的第二个位置,手里攥着几张稿纸,心口一阵阵往上涌。
她抬头望向台上倒计时牌,数字还在不断跳动。
主持人念出了题目:
“正方:未成年人网络违法行为,应以教育为主,不必承担法律责任。反方:未成年人网络违法行为,应当依法追责,不能以教育替代责任。”
这一次,她是反方二辩。
准备铃声落下,场内顿时静了下来。
顾朝暄拿着笔,迅速在草稿纸上标出三个词:法律威慑、教育边界、例外情形。
笔锋又急又快,几乎要把纸划透。
有人在她身后低声说:“别急,先把逻辑铺好。”
她猛地回头,看见陆峥。
他挂着志愿者的胸牌,手里还绕着一根备用电源线,随时要去检查投影仪。
他一贯冷静,站在人群里却一眼就能被认出来。
他注意到她手指红了一点,随手把创可贴递过来:“贴上,别写到出血。”
顾朝暄撇开脸,还是接过来:“小题大做。”
陆峥垂眸扫过她的笔记,伸手在“教育边界”那一行轻轻点了一下:“你这句可以放开场。”
她眼睛亮了亮,没说谢谢,嘴角却悄悄勾起来。
——准备时间结束。
开场陈词,正方一辩声音清晰:“未成年人心智尚未成熟,网络违法行为多因模仿与冲动。与其惩罚,不如教育。教育才是治本之道。”
话音刚落,场内响起一阵掌声。
顾朝暄站起身:“但教育不是挡箭牌。法律的存在,就是要让界限清晰。未成年可以教育,但不能成为违法的‘例外区’。如果没有责任感,教育就会沦为空谈。”
掷地有声。
正方二辩立刻反击:“那请问,如果一个十五岁的孩子因为无知在网络上传了侵权视频,您要他承担刑责吗?这是不是过于苛刻?”
顾朝暄眯眼,唇角扬起一点弧度:“你问得好。但请注意,我们从没说‘一刀切’。教育是必要的,但责任不能完全缺席。否则,请问你们的逻辑下,一个十五岁少年恶意散播个人隐私,导致受害者抑郁自杀——你们也只打算‘教育教育’就算完吗?”
对方愣了片刻,场下“哗”的一声响。
她趁势继续追问:“请回答:你们的教育方案,是否能保障受害人权益?”
正方二辩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