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辩论 (2/5)
些岗位。”
主持人报时:“正方二辩。”
顾朝暄站起:“我方先澄清一个误解。条件性复执≠无条件复岗。我们不是把门打开,而是把门口做厚。”
她把卡片翻到背面:“对方很担心‘不可逆风险’,好,我们就把风控做到前置可量化。三组操作化标准:
其一,罪名分层。与职业强关联重罪——例如医生伪造病历、律师伪证——我方主张从严至几乎不可达;与职业弱关联轻罪——比如一次酒驾、与业务无关的过失——才进入‘条件’。
其二,过程可检。医生复执前双轨实习,病例月度抽审≥10%;律师复执前合伙人共签、开庭旁听评估。
其三,退出可用。监督期内一旦出现重大违规,零容忍,立即停止执业。”
她略一顿:“对方说公众‘承受不起’,恰恰因为承受不起,所以不能把人推到看不见的地方。你关上门,他就去门外干活了。与其如此,不如把门做厚、做实、做透明。谢谢。”
她坐回去,秦湛予侧过脸,目光短促地与她对上。她的语气冷静,节拍漂亮,他没动声色,却明显把笔镜下压了一点。
主持人:“反方二辩攻问正方二辩,限时一分半。”
反方二辩举麦:“请问,你们承不承认公众信任是一种稀缺资源?”
顾朝暄:“承认,所以我们用透明+监督去守。”
反方:“那对‘曾经入狱’的人,公众天然会不信任,你们如何解决?”
顾朝暄:“把不信任放在制度里解决。你不信任,就看得见他通过了什么考核、处在什么监督中。比你完全看不见安全。”
反方:“如果监督漏了,出现重大事故呢?”
顾朝暄:“即时叫停+追责到底。相比之下,永禁并不能消灭事故,却会增加地下事故。”
计时员举牌“30S”。反方还想追一问,被主持人压手示意结束。
“正反自由辩,三分钟,开始。”
韩述第一个把麦递起:“对方一直说‘一次失误代价太大’,请正面回答——永禁如何避免地下执业?怎么监管到地下?”
反方三辩:“我们可以加强刑罚力度和市场巡查——”
韩述打断:“巡查怎么发现无证行医上门?你是去每家每户敲门吗?”
反方三辩一窒:“那也不能让他回到手术台!”
秦湛予接上:“我们没有让任何人回到手术台。我们让合格的人回到受监督的手术台;把不合格的人挡在门外。二选一里,我们选可控的风险,不选看不见的风险。”
反方一辩插话:“你们所谓‘合格’,真的能筛净吗?”
顾朝暄举麦:“你们所谓‘永禁’,真的能堵干净吗?把问题丢给黑市,并不等于解决问题。”
台下有零星笑声。
反方换思路:“那请问纠错释放——也就是证明无辜的——为什么还要经过这些道道?”
顾朝暄不抬眼,卡片上“纠错者不得二次惩罚”几个字被她画了重点:“因为公众的信息不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