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西装暴徒(求月票) (9/11)
的业务,也还算挣钱。
奈何盗版嘛,龙虎豹嘛,价格都不贵,利润本来就低。
而印刷厂有十五人,加上购置了大量的进口印刷机器,还有水电、房租等,这些都是成本,收入持续没有增长的情况下,就很快陷入恶性循环了。
港九报业的竞争很大,其他行业的竞争也差不多。
只因为港九的人口增长非常快,几乎是每年都会增加几十万人口,人多地少,竞争当然很大了。
又不是人人如过江猛龙,谁都能够很快混出一片天地。
“良生,布鲁斯,你们两人要尽快对外招工,扩建我们的印刷厂,按照六十人满编的印刷厂来进行招聘.”
印刷厂内,赵满仓严肃地看着陈良生和布鲁斯查普曼吩咐说道。
原来印刷厂内的十五名员工,此刻都等待着赵满仓这位新老板的‘旨意’,听到老板说要扩招,大家都十分欣喜。
但赵满仓随后又表示,原本的十五名员工也要参加考核,采取末尾淘汰制。
只要是不合格的员工,都有可能被淘汰掉。
面对失业的风险,大家都紧张了起来。
整顿过印刷厂之后,隔天,尤里斯沃尔夫又联系赵满仓,说是他已经物色好了一家晚报报社。
如何在短时间内快速创业?
答案当然是通过收购、并购的方式了。
华南经济日报是一家小报纸,创刊至今已有五年时间,但江河日下,已经亏损十分严重。
按理说,从五十年代初开始到八十年代这三十年时间里,港九报业绝对是伴随着港岛经济发展最快最猛的一个行业。
只可惜报业繁荣的背后,也有很多被时代抛下的企业。
背后原因有很多,赵满仓懒得去深究这些,直接收购华南经济日报这家报纸,他要的仅仅只是这家报业的人才罢了。
如果不是收购其他报纸,而是从零开始创业,那么对赵满仓来说,这就是最浪费时间和精力的事情。
尽管华南经济日报是一家小报纸,效益也十分不堪,但对于赵满仓来说,拥有全套报业体系的职工,这就足够了。
花了不到二十万港币,赵满仓顺利将华南经济日报这家企业收购下来。
结果在收购下来的第二天,就有人上门收保护费了。
当时赵满仓正带着陈良生、布鲁斯查普曼等人开会呢,没想到居然有人来捣乱。
嘭嘭嘭!
黎勇安、吴先文、郑大华几人推搡着报社员工,以及桌子凳子等,发出刺耳的响声。
“黎爷,我们半个月前不是才交了保护费么?现在都还没到一个月,怎么今天又来了?”
华南经济日报前主编范春保面色难看,但还是讨好着说道。
身后站着自己的新老板,范春保当然要好好表现一下,期望自己能够在新老板面前留下一个好印象。
虽说他肯定没办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