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腾云-2,完善?早知如此,何必研究! (3/5)
这种情况下,大型飞行器研究计划已经被扼杀。
但是,必须要拿出下一步计划。
刘志文等人希望能制造完美的引力飞船,大型飞船方案被否定,还是有很多人继续考虑新方案,但因为引力技术应用被限制,无法扩大、迭加场力的情况下,什么方案都行不通。
他们只能重新着眼于小型引力飞船,去设计单独引力场的腾云-2型。
腾云-2型,是腾云-1的升级版本,团队是希望能完善其最大的缺点——灵活性。
要增加飞船的灵活性,就必须要对动力系统进行调整,螺旋桨动力设计是直接被淘汰的,但用什么来替代呢?
“空压电机!”
一大群航空专家都有同样的观点。
如果使用空压电机,计算结果来说,就可以让飞船拥有3米\/s以上的横向加速度,3米\/s的数据并不高,但考虑到引力飞行器过百吨的重量,动力已经相当不错了。
问题在于,一台氢弹电池无法同时带动引力系统和空压发动机。
有人就提出要安装两台氢弹电池。
从设计上,是可以做到的。
引力场覆盖椭球型的范围,上下可以分别安装氢弹电池,从覆盖范围来看,下方安装两个氢弹电池都可以做到。
但再加上空压发动机,就实在有些‘塞’不下了。
“或者,制造小型的氢弹电池?”
“技术支持吗?”
“还可以制造个椭球的飞行器,把驾驶舱和其他设备放在外围边缘……”
“这样不行吧?驾驶舱不能放在氢弹电池外围,太危险了,各类的电子设备最好也不要贴近氢弹电池。”
“如果是把空压电机放在正中心呢?”
“空压电机是有进口和出口的,放在正中心横向移动就要调转过来?到时候,驾驶舱也会调转,得不偿失。”
一大堆人参与讨论分析。
在一个固定范围区域,要多放置两个占据大量体积的设施,还需要考虑相互影响、驾驶舱的安全、空气动力……
等等。
这么复杂的问题可不容易想出来。
刘志文找了一大堆的飞行专家,集合了几十个飞机设计所、机械、电力以及空气动力学的研究员,连续开会的讨论,最终还是有了个勉强可行的方案。
“把一台氢弹电池放在圆环的中间,另一台放在下方,上面则是空压电机。”
“驾驶舱位于空压电机上方,处在场力边缘的最高点,其他设备则堆在电机两侧……”
“我们可以缩小其他设备占用的空间,中心的氢弹电池支持空压电机。”
“但在设计上要做更多的计算,确保每个位置都没有问题,还有一些设备要简化制造,首要考虑的就是占用体积……”
“包括雷达,也要设计成三角的板状,可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