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腾云-2,完善?早知如此,何必研究! (2/5)
/> 张硕都听完了以后,认为已经没有问题,当即点头道,“准备实验吧!”
他说完去了一趟主实验间,查看了下各个设备后,就乘车离开了实验基地。
……
实验的直接负责人是姚启明,数据和其他的控制方面是薛柏坤来负责。
他们分别是基地的二号和三号人物。
张硕离开以后,实验就准备开始了,每一个参与的人都对于结果非常期待。
之前很多人就讨论实验问题,认为研究一次就会有发现。
有发现,也就代表了研究的成功。
他们是进行实验,也是验证技术理论,实验结果符合预期,就说明技术是没有问题的,下一步就可以投入应用了。
上一次实验已经研究出了增加引力强度的技术。
如果进一步研究出增大引力范围的技术,两者加在一起就代表引力技术有了质的突破。
那就像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巨型计算机’,一跃更新了21世纪的台式电脑,技术和实用性的提升是巨大的,甚至说,两者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
另外,研究还非常的‘低调’。
他们所做的研究,可以算是‘临时起意’。
按照基地建造计划来说,现在依旧处在实验的‘准备环节’,而不是投入到正规研究阶段。
实验基地的主研究方向是,更换核材料来研究周期性引力场,并进一步解析衰变对于引力场的影响,解析基础力-弱力在新物理中的作用。
在了解信息的人看来,实验基地还处在前期的准备阶段,并没有真正进行研究,正式进行研究的标志是使用核材料。
现在没有使用核材料,研究没有得到任何上级的关注。
这种背景下,完成了如此重大的技术成果,想想就非常了不起。
“这可以算是调试设备过程中的附带成果吧?”
“我们做了上报,但依旧是调试设备,处在常规准备阶段,结果引力技术得到了质的突破……”
“这有多了不起?!!”
“引力技术还是要看我们团队啊,其他团队都不行……”
“准备开始吧!”
“都认真点,马上就要出结果了!”
……
引力飞行器研究基地。
腾云-1型试飞工作结束以后,他们按照计划又进行了两次试飞,试飞过程中发现了一些小问题,但腾云-1型也基本成型了。
腾云-1型的试飞工作过程中,刘志文团队也继续考虑下一个研究计划。
之前他们是计划制造大型的引力飞行器,结果拟定的方案都被张硕否决了。
一句话,技术不支持,什么设计都没有意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