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这就更新换代了?研究快,也是一种苦恼啊! (4/6)
是研究出技术以后怎么保证功率的输出,承载导体会不会受到高温影响等等。
这些都和反应控制本身无关。
核聚变的稳定控制方面,张硕早就想到了解决方案,就是添加一种‘强力控制’的材料,在磁场的作用下,会对于反应进行稳定的调节来,保证保证温度和反应速率。
很多人的思维还停留在以托卡马克装置来控制核聚变反应上,他们还知道张硕在核物理所的研究,下意识觉得,张硕依旧是想以托卡马克装置来完成可控核聚变的研究。
实际上,张硕就只是依托托卡马克装置的相关研究,来进行强力强度相关的测定而已。
他之所以选择托卡马克装置团队,主要是因为没有其他选择,国际上并没有其他方向的研究能够对核聚变进行控制。
虽然都认为张硕进行的是概念性的技术研究,但几个老师还是保证会给研究最大程度的支持。
很多研究就是这样的,听起来概念性很高,实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科研领域来说,概念性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正是因为大量几乎无法实现的研究,又或者是理论性研究,才会支持应用科技的发展。
哪怕研究最终没有成果,但研究过程本身也是一种积累。
更不用说,是张硕的研究了。
……
首都的会议最核心还是确定了离子炮的研究,并拟定了实现应用的计划表。
国际上来说,离子炮也一直是火热的话题,只不过名字是‘反导反卫星武器’。
国际舆论有大量的讨论,也有很多政-制层面的言论,他们都希望能了解更多的技术信息。
当分析内容多了,结论自然也就多了。
现在舆论上可以确定的是,‘反导、反卫星武器’所发射的是离子团,而且是从地面发射的。
同时,离子团打击卫星、导弹,威力实现是通过一种全新的物理反应。
后者,则成为了政-制性的攻击点,“基础物理应该公开出来,这是国际学术默认的规则!”
一种全新的物理反应,自然属于基础物理。
所以国际舆论上,尤其是学术舆论上,国内是处在不利地位的。
这方面学术领域的舆论更多。
大量的学者和机构站出来,希望国内能公开相关的物理反应,他们非常迫切想知道这种反全新的反应究竟是什么。
“这必定是一种全新的物理反应!”
“也许是核物理,也许是量子物理、高能物理,总是,是一种全新的反应。”
“离子团本身带有的能量,不可能造成如此威力,甚至连万分之一都做不到……”
还有一些特殊的团队站出来进行呼吁。
比如,诺贝尔委员会。
诺贝尔物理学奖评选委员会就站出来表示说,“新物理反应的发现,足以拿到一座诺贝尔物理学奖!”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