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187章:魔都的布局!(共两章) (2/5)
孕育状态,而且还没有强势崛起的2013年了。
凤天汽车的条形码车型,想想就让人觉得搞笑!
不过高怀钧并不会给予他们这样的机会,借C轮让建行在高瓴科技成为千亿规模的大型电子科技企业之前,暂时性的庇护高瓴的成长,这其实非常关键。
现在已经是2013年了!
距离2019年也就只有6年!
大棋局的变化,其实在慢慢进行。
但是这个就是大型汽车公司,面对汽车智能化的轻蔑态度。
很多大型的的汽车公司,都是在观望的状态之中。
就现在的情况,高瓴科技也算是顺手把这一把伏笔给埋下了。
高怀钧的目标就是,先开发出一个基础性的1.0版本,非常原始的L1版本,然后再以1.0为核心基础,开发出多個的升级赛道。
而他会制定一个升级的标准,每个版本都会带来新的创意性的升级,比如手的脱离程度,地图的精密程度,对于复杂路段的测试程度等等,同时也会同时策划各式各样的营销策略活动,这让自己的模仿公司,永远都跟不上自己的节奏。
王凤英听到高瓴科技融资融到了100来个亿也是心中一惊。
随后心中的压力也是随之变大。
虽然现在高瓴车辆的销量是遥遥领先于高瓴科技,但是利润率却是因为各种重资产堆积的原因,是很难拍马追得上高瓴科技。
而且高瓴科技已经在海外有了一定的成绩,国内也开始起量,现在C轮也融资成功,上市也是遥遥在望,已经是走在了快车道之上。
但是高瓴车辆一直以来,都是在扩充自己的自营工厂,使得重资产成本高居不下。
这也导致了高瓴车辆,虽然营业额非常高,但是营业利润率却不高。
王凤英也知道事关重大。
高瓴海豚这款车型,虽然不像高瓴明这样进行技术堆砌,整车都是黑科技,但是这款车的价值,却不是其他的车型,所能比拟的!
不管是L1式的黑科技,还是全新的成本控制设计,这些一个个的全部是大雷!
所以,王凤英亲自带领着团队,一天到晚埋头加班。
只是为了尽快完成所有的开发工作。
现在已经到了攻坚时刻,L1之中,不管是在ABS基础上升级而来的ESP,还是有高速路段常用的ACC自适应巡航,以及LKA车道保持辅助。
这些在五年以后,只能是豪车配置的智能系统,现在要上到一款经济型轿车上,这绝对是非常有压力的一件事情!
核心还是在于成本。
现在单单高瓴人工智能BU,投入到这个项目的人员,就已经有上千人了!
这样一笔研发支出,包括前置的时间,以及测试等额外的时间花费,加起来都都要于2个亿左右!
这还不包括,要弄这几个产品,而需要上的标配激光探测雷达,以及相关的技术调配。
那这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