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洪卿所言,甚合朕意 (3/5)
,谓之‘私权代王法’。一旦朝廷将一地之税承包出去,那包税之人,便等同于在此地自立为王。税额高低,由他一言而决;征缴之法,凭他喜怒而定。
他可私设刑堂,滥用酷刑,朝廷的律法到了他那一亩三分地,便成了空文。地方官吏若不与其沆瀣一气,便只能仰其鼻息。白谷,你说说,这般代天行罚,自操威福的滋味,诱不诱人?”
孙传庭的心猛地一沉,嘴唇翕动,却一个字也吐不出来。
好的的手指缓缓移动,如一条冰冷的蛇,蜿蜒爬过地图,最终停留在了浙江的杭州府。
“其二,谓之‘无为而治’。朝廷不必再费心费力,供养无数官吏深入阡陌之间,挨家挨户地去核算征收。只需在府城设一税官,安坐堂中,等着包税之人将成箱的银钱送上门来便是。
至于那包税之人是如何刮地三尺,如何逼得小民卖儿鬻女、悬梁自尽,大可充耳不闻,眼不见心不烦。这对那些只求安逸不愿任事,视百姓为刍狗的官僚而言,算不算得上一种解脱?”
孙传庭的脸色开始发白。
他猛然想起了自己在陕西时,不止一次遇到的那些地方官,府库里明明有粮,却宁可看着城外流民遍地饿殍载道,也不愿开仓放粮,只因怕得罪了屯粮的本地豪绅。
那一张张事不关己的冷漠面孔,不正是这无为而治的绝佳写照么!
朱由检的手指最后落在了富甲天下的苏州府,那冷硬的指节几乎要将苏州二字从图上生生磨去。
“其三,也是其中最精妙的一处,谓之‘祸水东引,独享其名’。百姓恨谁?他们目之所及,只会恨那个上门催逼,拳脚相加的包税之人,恨那些为虎作伥的恶仆走狗。而真正躲在幕后,与包税人勾结分肥、拿走十之七八好处的官僚士绅,反倒可以隔岸观火,继续扮演着乐善好施的乡贤。
他们只需拿出盘剥所得的九牛一毛,修一座桥,补一段路,或是赈济几户赤贫之家,便能换来一个‘仁心义胆’的好名声。所有的骂名、所有的怨恨、所有的风险,都由那包税的‘恶人’一肩担下。这般既得实利,又得美名的好事,妙不妙?!”
朱由检说完,转过身,目光刺向孙传庭,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一手收租,一手收税。左手执族法家规,右手掌国法之威。出则为官,入则为绅,一身而兼地主、税吏、法官之职。白谷,你觉得,对他们而言,这天下,除了不是姓他们的姓,还有什么不遂心的?”
孙传庭的脑海中,仿佛有万千惊雷同时炸响!
眼前的一切都在旋转,耳边嗡嗡作鸣,只剩下皇帝那一句冰冷的质问在反复回荡。
这个观点太过疯狂,太过离经叛道了!
元朝,那不是被太祖高皇帝金戈铁马驱逐出中原的胡虏吗?
那不是一个衣冠南渡、文明沦丧的黑暗时代吗?
身为孔孟门徒,以“清流”自居,口口声声“华夷之辨”的士大夫阶层,怎么可能会去怀念那个时代?
这……这简直是对整个士人群体的最大污蔑!
但……
但是为什么!
一个又一个他亲身经历的匪夷所思的画面,不受控制地从记忆深处翻涌而出。
他想起了起初皇帝在江南推行“一体纳粮”,丈量田亩时,那些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