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朕不要活口,更不要什么明正典刑 (1/6)
月光清冷如水,自高天流淌而下,为苏州行宫的亭台楼阁镀上了一层如霜的银边。
廊下的灯笼摇曳着昏黄的光晕,在地上投下斑驳陆离的影子,随风而动,如鬼魅般起舞。
秦良玉手捧着那方尚带天子余温的紫檀木盒,盒中是帅印,腰间是御赐的尚方宝剑。
冰冷的金属与温热的木质触感交织,让她那颗久经沙场的心,竟也抑制不住地剧烈跳动起来。
这是何等石破天惊的任命,又是何等超越常规的信任!
她戎马一生,素来是在黄土与山峦间与敌搏杀,如今却要将目光投向那片烟波浩渺的蔚蓝大洋。
皇帝那些承诺仿佛还回响在耳畔,化作一股熊熊烈火在她胸中燃烧。
与她并行的户部尚书毕自严,则是一副喜忧参半的神情。
他不像秦良玉那般充满了军人的豪情,这位帝国的大管家脑子里转的全是雪花花的银子。
毕自严一边走,一边捻着自己花白的胡须,嘴里念念有词,像是在拨动一架无形的算盘。
“新建水师,一艘福船的造价便要三千两,若是盖伦式的巨舰,怕是要万两起步……炮,要佛朗机炮,一门少说也要八百两……水手,粮饷,抚恤……哎,这……”
他的声音很轻,却掩不住那份深入骨髓的焦虑,对于毕自严而言,皇帝给了他一个聚宝盆,也给了他一个无底洞。
走在最后面的,是锦衣卫指挥使田尔耕。
他像是黑夜里最不起眼的一道影子,悄无声息,没有半点存在感。
他既不关心水师的豪情,也不在意钱粮的算计。
田尔耕的世界里只有命令与忠诚!
三人穿过游廊,正要步入庭院,各自怀着不同的心思,准备返回自己的住处,消化今夜这番惊天动地的谈话。
然而,就在这时。
庭院的另一头,一道身影如同离弦之箭,从月门处疾冲而来。
那人一身锦衣卫的飞鱼服,脸上是难以掩饰的焦灼,他没有发出任何声音,但那股扑面而来的急切与肃杀之气,让秦良玉和毕自严都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脚步。
那名锦衣卫的目标,显然是田尔耕。
他在距离田尔耕尚有十步之遥时,身形骤然急停,没有丝毫拖泥带水,单膝跪地,整个动作迅捷而无声。
“指挥使大人!”他将声音压得极低,仿佛怕惊扰了这夜的宁静,又透着一股火烧眉毛的急迫,“李若琏大人自扬州发八百里加急密报!”
“李若琏”三个字一出,田尔耕那张万年不变的死人脸,有了些微的动容。动用“八百里加急”这个级别的传讯,意味着事情已经脱离了掌控,到了千钧一发的时刻。
秦良玉与毕自严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
他们立刻明白,今夜,恐怕还未结束。
田尔耕没有废话,他上前一步,从千户手中接过那支细如手指,用火漆封死的蜡丸,他的手指看似随意地一捻,蜡丸应声而碎,露出一张卷得极细的油纸。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