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两弊相衡取其轻 (1/4)
不得不说,潘濬这老登是人越老,心思越透亮。
难怪原本历史上能长居东吴九卿之位,直到逝世。
暗暗感慨一声,麋威决定给老登透露点风声:
“曹丕将死,机不可失。”
潘濬听到前面四字,便瞬间瞪大了双眼。
倒不是惊讶于这个消息。
因为早在廖立闹事之前,这个消息就传到长安来了。
而是说,麋威这短短一句话。
结合诸葛亮故意放纵廖立攻击自己的举动。
这背后意味着什么,潘濬瞬间就想通了。
又要打仗了!
之所以说又。
是因为此时距离克复长安也才勉强过去一年。
距离彻底肃清关中,推行新政也才半年多一些。
正是百废待兴之际。
若非曹丕将死带来了额外的,也是极为难得的机遇
正该休养生息两三年,等关内百姓都彻底归附了,才再言战事。
不过话说回来。
这个机遇再怎么难得,那也只是对于朝廷而言的。
对于底下常年深受兵灾伤害的关内士民而言。
那当然是能不打仗就不打仗。
能晚几年打,就晚几年打。
忠君报国也得先填饱肚子不是?
这是基于关中的历史状况而自然产生的结构性矛盾。
无法在短时间内解决。
只能设法缓和。
潘濬思虑数息,道:
“廖立言丞相故意纵容其子交恶盟友,我虽不以为然。毕竟江东鼠辈若无枭主率领,本就该是这般苟且偷生的模样。”
“但自孙氏拒绝出兵之后,我原以为丞相会就此说服将军们偃旗息鼓,没想到最终还是决定出兵。”
麋威闻言微微摇头道:
“其实想出兵的又何止将军们?”
“过去丞相常常在后方替先帝足食足兵,世人便总以为他是当朝的萧何。”
“其实丞相早年追从先帝南征北战,深受先帝影响,若非后镇之人非他不可,未必不想当个能文能武的曹参吧!”
潘濬微微张嘴,有些意外。
不过也终于确信了心中的想法。
恍然而感慨道:
“违时出兵,将军们碍于物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