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皇太子 (2/3)
r />
“绍先,那后来诸位将军是如何速取长安的?”
回到熟悉的军事话题。
霍弋这才抬头开声:
“从大略上说,自然是因为陛下舍生忘死而来,所以三军将士皆舍生忘死而战,士气高昂。”
“但具体到计谋,则诸将公认是卫将军成功诱出了曹真、郭淮,继而斩将夺旗,一战而动摇长安。故而此战论功与张车骑并列第一,赏格也最高……”
刘禅边听边负手踱步。
直到霍弋说完,才道:
“绍先曾跟随卫将军平定南中,不知他是个如何的人?”
霍弋闻言微微一怔。
皇太子自幼可是跟卫将军这些元从老将的子女一同长大的,彼此十分熟悉,怎么反过来问自己一个“外人”?
不过转念一想,那位卫将军自当年江陵一役后,便洗心革面,恍若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其后又时常在外征战,太子不熟悉他,也情有可原。
于是稍稍思忖,如实答道:
“臣只擅长兵事,故只从军略上评价。”
“观卫将军平生用兵,虽不乏取巧,但鲜有弄险。”
“每战必先求立于不败之地,待敌疲敝或有机可乘时,方以雷霆之势击其要害,故能常胜不败。”
“若说有过人之处,那便是卫将军总能于茫茫大势之中,抢先窥见克敌制胜的先机,并及时出手。”
“襄樊如此,南中如此,关西如此,南阳如此,关中亦如此。”
“可以说,王师每次有所斩获,十有七八都有卫将军在背后参与谋划。所以先帝常常视之为肱股,亚于丞相。”
“亚于丞相……这是很高的评价了。”刘禅若有所思地嘀咕着。
“但丞相之能,非止于军略,却不知道卫将军除了用兵之外,可还有别的长处?”
霍弋不解其意。
倒是董允听到这里,总算明白这位未来天子到底在闹哪样。
上前提议道:
“殿下若担心不熟悉臣下才能优劣,将来无法知人善用,臣倒是有两个法子。”
刘禅面色一喜:“休昭还不速速道来?”
“其一。”董允比出一根手指。
“先帝早就将台阁托付于丞相,而尚书台乃天下枢要,朝廷选士任吏,皆要吏部、左选、右选等曹经手。”
“所以这第一个办法,便是直接请教于丞相。”
“对啊!”刘禅一拍大腿。
“先帝遗诏,让孤兄弟父事丞相,孤有任何疑惑,直接请教丞相便是,何须自己胡思乱想?妙哉妙哉。”
董允见太子一副如释重负的模样,本能地皱了皱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