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449章:开启万国殖民 (2/4)

sp;  苏玉儿笑道:“倒是偶然听说过一些,前阵子有人在劝学馆见过他,跟着实务科的学子听算学课呢。”

    “不像消沉的样子,或许是真琢磨出些实务学问了?”

    李承乾点点头,不再闲聊,将注意力放回策论上。

    开篇的“外邦粮产丰足,却需以军威迫其输粮”让他指尖微顿,眼中闪过一丝探究。

    逐字逐句地读下去,从“火器镇慑诸国”到“粮赋监控其产”,从“军法惩逆”到“贸易诱从”,李义府的每一条主张都像一把锋利的凿子,敲打着传统中原王朝的“天下观”。

    读到“西域诸部粮产丰足,可设军镇监之,迫其岁输百万石”时,李承乾忽然放下策论,起身走到窗前。

    庭院里的梧桐叶正被风吹得旋转飘落,他望着远处太极宫的飞檐,眼中闪过一丝复杂。

    这哪里是“以万国养大唐”,分明是后世“海外殖民”的雏形。

    “天下之中,四方蛮夷……”

    李承乾低声自语,无意识地摩挲着窗棂上的雕花。

    自商周以来,中原王朝便以为居“天下之中”,视四方为“蛮夷荒芜之地”。开疆扩土多是为了“扬国威”“安边疆”,可那些戈壁、荒漠、远岛,往往土地贫瘠、治理困难,拿下后反而要贴钱驻军、赈灾,成了王朝的负担。

    汉武帝通西域,虽拓土万里,却耗空了文景之治的积累。隋炀帝征高句丽,更是直接动摇了国本。

    可李义府的策论,却跳出了这个逻辑。

    他不是要占领土地,而是要控制资源;不是要“教化蛮夷”,而是要“以威迫粮”;不是要凭空增加治理成本,而是要通过贸易和军事威慑,让外邦的资源“主动”流向大唐。

    这与传统的开疆扩土截然不同,更像是一种“资源殖民”——用大唐的技术、经济优势,换取外邦的粮食、新种,用最低的成本填补本土的短板。

    李承乾重新坐回案前,翻到策论中“西域耐旱麦可试种关中,天竺稻种可移种江南”的段落,笔尖在这些句子下画了一道横线。

    新政推行四年,大唐的国力早已今非昔比:百炼司的火炮、火铳足以形成军事威慑。

    汇通司的唐票让跨区域贸易畅通无阻;实务科培养的进士既懂农技又通算学,足以胜任“粮赋监”之职。

    江南的丝绸、蜀地的瓷器、中原的铁器,在外邦眼中都是千金难换的珍宝,这些不正是“殖民”的基础?

    但他也清楚其中的风险。

    李义府的主张太过激进,“火炮轰其壁垒”“抄没其粮仓”这些手段,稍不节制就会激起外邦联合反抗,反而断绝商路。

    再者,边军若手握过多兵权,又掌粮赋,难免滋生尾大不掉之患。

    更重要的是,朝堂上的老臣们深受“怀柔远人”思想影响,定会痛斥此举“失德”“穷兵黩武”,推行阻力极大。

    “可粮食问题,等不起啊。”李承乾叹了口气,看着着案上的《秋粮呈报册》。江南歉收、陇右粮涨,本土增产的空间已到极限,若不想办法从外部填补缺口,大唐的天花板很快就会抵达上限。

    李义府的策论虽狠,却提供了一条开源的捷径。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大师姐重生断情,师门都慌了 八零家属院,高冷教授娇宠小作精 仙家 回到六零养拖油瓶 斩断情丝后,全宗门痛不欲生 试问诸神今何在 都市修仙之仙帝无敌 重回80年代,我觉醒了猎人系统 赛博恋爱的克鲁苏跟神以及借债打工争霸的我 今天也在努力攻略哥哥们呢
相关推荐:
大师姐重生断情,师门都慌了 八零家属院,高冷教授娇宠小作精 仙家 回到六零养拖油瓶 今天也在努力攻略哥哥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