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431章:垂拱而治,李世民的落寞 (3/4)

为一个新时代拉开序幕。

    而此刻的东宫书房,李承乾正对着那份改革章程,在空白处添上一笔:“各州需设‘统计局’,专司数据汇总,每月呈报朝廷……”

    他知道前路艰难,却从未犹豫。

    他要的不是一个短暂的盛世,而是一个能延续千年的制度根基,哪怕这条路,要用鲜血和争议铺就。

    太极宫的甘露殿偏院,落叶已积了半尺厚,张阿难踩着枯叶进来时,见李世民正对着一盘残棋发怔。

    棋盘上黑白子纠缠如乱麻,恰似他此刻的心境。

    “陛下,这是东宫刚递到门下省的章程,老奴托人抄了一份。”张阿难将一卷泛黄的麻纸放在案上,声音压得极低。

    他伺候李世民三十余年,从潜邸到登基,再到如今的软禁,早已摸透了这位帝王的脾性,知道哪些消息该递,哪些话该说。

    李世民的目光从棋盘移开,落在那卷白纸上。纸卷用细麻绳捆着,上面盖着东宫的朱印,墨迹新鲜,显然是刚誊抄好的。

    他没有立刻去拿,只是淡淡道:“又是太子的新政?前几日听说他要设县六部、州六部,朝野都在骂他胡闹。”

    “骂的人多,赞的人也有。”张阿难垂手侍立:“房相和长孙司徒这几日都在尚书省闭门下棋,说是要依着章程草拟细则。”

    李世民这才伸手解开麻绳,展开白纸。

    开头便是州县官制革新总纲。

    他漫不经心地往下看,可越看,眉头便蹙得越紧。

    “县设六部,对应朝廷权责……每部设四级官阶,每日考绩……”

    李世民喃喃念着,声音里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州部需每季度巡查属县,朝廷六部垂直管辖……这……这是要把天下的骨头都拆开,重新拼过!”

    张阿难见他呼吸急促,连忙递上一杯温茶水:“陛下仔细看,后面还有科举和考功的章程。”

    李世民摆摆手,眼睛死死盯着“司法权分层”那一段。

    当看到“死刑需朝廷三司会审”“地方官不得私设刑狱”时,他猛地将纸卷拍在案上,棋盘上的棋子被震得乱滚:“他好大的胆子!自秦以来,地方官掌生杀予夺,这是朝廷对牧民官的信任!他倒好,连一个县令判杖刑都要层层报备,这不是在治官,是在囚官!”

    张阿难低声道:“太子殿下说,隋末之乱,多因地方官权柄过重,割据自雄。他是想……从根上掐断祸源。”

    “掐断祸源?”李世民忽然笑了,笑声里带着苍凉,“他可知,官若被捆住了手脚,谁来应对地方的突发事?岭南的俚人作乱,等报至朝廷,黄花菜都凉了!”

    李世民起身踱步,龙袍的下摆扫过地上的落叶,发出沙沙的声响,“可你看这里……”

    他指着“县礼部设劝学馆”“州户部每岁核垦田数”:“他连各县要种多少桑麻、开多少学堂都想到了……这心思,比朕当年细多了。”

    张阿难轻声道:“老奴听外面的小吏说,太子殿下的章程里,连驿站的马匹每日该喂多少豆料都写了,说是‘务使物尽其用,官不怠职’。”

    李世民停下脚步,转身看向张阿难,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你说,他是从哪里学来的这些?朕教他的是‘君无为而臣有为’;房玄龄教他的是《汉书》,是‘与民休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离相思 归港惊雾 乾坤我为主 玄学嫡女被读心后,全家悔哭了 从村支书到仕途巅峰 桃源乡村小傻医 好!朕的傻儿子终于造反了! 史上最强家丁 饥荒年:我无限换粮,草芥称王 艾尔登法环,但是带着风灵月影
相关推荐:
离相思 归港惊雾 玄学嫡女被读心后,全家悔哭了 好!朕的傻儿子终于造反了! 史上最强家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