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430章:累土成台,太子改革变法 (2/4)

;  县令不再是一县之内事无巨细的“家长”,而是统筹全局的“县长”。

    之下设县丞协助,再辅以六部分工,将过去由县令、县尉、主簿几人包揽的事务,拆解成二十余个具体岗位,让每个小吏都清楚自己的权责边界。

    收税的不必管断案,修桥的不必问教化,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往上到州府,则依葫芦画瓢设立“州六部”。

    州吏部不仅要管州府属官,还要监督下辖各县的官吏考核。

    州户部需汇总各县赋税,核查账目,向上呈报。

    州刑部要复审各县疑难案件,督办大案。

    州工部则需统筹辖区内的大型工程,如跨县河道疏浚、官道铺设。

    州刺史作为一州最高长官,其职责更偏向协调与监督,确保各县政令统一,同时将州内情况层层上报至道一级,再由道汇总至朝廷六部。

    这套体系的精妙之处,在于既保留了大唐“朝廷-道-州-县”的基本框架,又用“六部”的形式将权力链条细化、固化。

    就像一棵大树,树根是皇帝,树干是朝廷六部,主枝是各州,分枝是各县,而那些新增设的官吏,便是遍布枝叶的脉络,将养分(政令、资源)从根部输送到每一片叶子百姓,又将基层的情况反馈回根系。

    为了让这套体系落地,李承乾必须打破“官少吏多”的旧习。

    他计划在未来三年,通过科举扩招、吏员考核晋升、勋贵子弟分流等方式,将全国官员数量从现有的一万余人扩充至五万人。

    县六部设正职,副职、主事、书吏四级,州六部增设员外郎、郎中两级,道与朝廷则在原有基础上细化司局,确保每个层级都有足够的人手承接具体事务。

    这绝非简单的‘增官’,而是一场权力结构的重塑。

    过去,地方官往往身兼民政、军事、司法数职,极易形成割据势力。

    如今,县兵部无权调兵,需由州都尉府节制,而州都尉又受朝廷十二卫与兵部双重管辖,彻底切断地方官与兵权的直接联系。

    县刑部断案需依据朝廷颁布的《永徽律疏》,重大案件需报州刑部复核,死刑则必须奏请朝廷刑部批准,司法权被层层收紧。就连最基础的赋税征收,也需县户部造册、州户部审核、道转运使督办、朝廷户部核销,环环相扣,从制度上减少贪腐空间。

    这套体系的顶端,始终是皇帝。

    通过县、州、道、朝廷的层级传递,权力如百川归海般汇聚于皇权,却又通过六部分工,避免了皇帝被琐事淹没。

    就像后世的中枢机构,既掌握最高决策权,又不必插手具体事务的执行。

    李承乾要的,不是做一个事必躬亲的“劳模皇帝”,而是打造一台能够自我运转、高效精准的行政机器。

    其实到了这份上,权力被重新编织后,宰相的权力被大规模的削弱,从权力的变化达到了减少相权目的。

    如果说先前朝廷还需要依托房玄龄来综理朝政,现在这套体系落地之后,综理朝政这个权力就没有多大必要了。

    当然,这一切都必须包裹在大唐的外衣之下。

    县六部的官员仍称吏,州六部的长官仍属流内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守城百年千夫所指?灭族别找我! 路明非:这面板太假了吧! 被读心后,全京城都捡我瓜吃 迟到不算晚 渣夫婚外养崽,她继承顶级豪门嫁权少 遇见,更好的我们 杀敌涨修为?我以铁血筑长生 大师姐重生断情,师门都慌了 八零家属院,高冷教授娇宠小作精 仙家
相关推荐:
被读心后,全京城都捡我瓜吃 迟到不算晚 遇见,更好的我们 杀敌涨修为?我以铁血筑长生 大师姐重生断情,师门都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