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241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 (1/5)

      大汉第一次开科取士,分两次考试,首先,于光禄寺贡院初考,其中优异者可入未央宫,由皇帝主持再考。

    入了宫,就是简在帝心,将来仕途自有说法。

    即便没能入宫,光禄寺也会按照考试优劣,择选出有才之士,一般而言,这部分人都应该是候派官职。

    但今年较为特殊。

    与科举制一同开始施行的,还有各地官学的铺开,正好缺少官吏,可以直接授官。

    实际上。

    大汉的第一次科举,从开科取士的诏令颁布,到后续登科进士的安排,都显得十分粗糙。

    像考试流程,地方至少得先选拔一次,再聚京师。

    还有考试场地、批阅方式等等,乃至参加科举的人赶赴京师的方法,都很不规范。

    “关东、南疆许多郡国距离京城太远,很多贫家子碍于穷困,连赴京赶考的钱财都拿不出来。”

    宫墙廊道间。

    皇帝与太子在前,一群随侍小步跟在身后。

    “待下一次科举定制,在郡国考完后,可以让士子与地方进贡的粮税一同解赴京城。”刘据建议道:“沿途有个保障,士子路途费用也可由朝廷承担。”

    “可行。”

    皇帝扶剑在前,点头道:“开科取士,如果都取一些豪富之家,朕岂不是白忙活一场?”

    说着,刘彻点向身后一人:“记下。”

    “是。”

    尚书仆射霍光将一卷书册半折起,持笔快速记录。

    行走间,刘据想了想,又说道:“今年乃至往后几年,官学未成规模前,考生大多来自民间自学、家学。”

    “但数年后,等到官学铺开,官办考生与私塾考生最好区分开。”

    “为何?”皇帝挑眉道。

    “分类后,可统计各郡县官学教育水准,以及地方学风、民风,对于私塾考生,也并非是要禁止或限制。”

    刘据正色道:“科举选士,既然取消了举荐的门槛,就该取消的彻底,无论什么身份,都能参与。”

    “嗯。”

    皇帝脸上浮现笑意,“有点治国的大气了。”

    “此次开科取士,准备仓促,来京赶考的人什么身份都有,商贾、狱吏、良家子、公卿之子……”

    行过一个拐角,皇帝忽然冷笑出声:“之前还有人来跟朕建言,公子与农家子混在一起,实乃礼制败坏。”

    “哼!”

    “这就是礼制败坏?如果是,那他们恐怕不知道,朕就喜欢礼制败坏!”

    刘彻朝身后冷声吩咐道:“记下,凡科举考试,只要是我大汉子民,无论是何身份,皆可参加。”

    “骑奴里能出大将军,商贾里能出治国良臣,朕何人用不得?把这句话写进诏书里,让天下人都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八零:悍妻娇软,糙汉拿命宠 春闺杀 天运投胎啦!靠心声助娘亲巅峰 神豪:炮灰女配靠摆摊成顶级富婆 我只想打猎养娇妻,你让我称帝? 高武纪元:加点就能变强! 赘婿沈浪 我走后,为什么又哭着求我回来? 高考首富身份曝光,攻略高冷学姐 我为人间斩太一
相关推荐:
春闺杀 天运投胎啦!靠心声助娘亲巅峰 神豪:炮灰女配靠摆摊成顶级富婆 我只想打猎养娇妻,你让我称帝? 我为人间斩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