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1这下发大了! (4/4)
金锭有点压手,唐植桐再次将其收入空间,打算暂时搁置,现在还到不了要出手的地步,先当孩子的嫁妆囤着吧。
放回是不可能放回的,不仅不放回去,唐植桐还将暗室打扫干净,打算以后存些见不得光还必须要在时间中慢慢发酵的东西,比如酒。
处理完暗室,唐植桐又把地窖下面的小盒子薅了出来。
有外挂就是好,不用破坏表面就能轻而易举的将东西取出来。
唐植桐喜滋滋的打量着盒子,盒子年头没有多久远,外观完好,里面有十条大黄鱼,二十条小黄鱼,黄鱼带有民国时期的印戳。
将这些黄货收好,唐植桐仔细“看”了一下存放小盒子的地方。
这地方做工很糙,简单粗暴的撬开了一块石砖,然后掏出青膏泥,把盒子放进去,又把石砖铺上,连石灰浆都没抹。
可能黄货的主人也觉得这样有些太明显,所以又抹了一层水泥,遮盖石砖被撬动的痕迹。
唐植桐估摸着这批黄货放进去最少有十年了,这么多年都没来取,难道是跑了?唐植桐打算回头问问这房子的来历。
为了防止青膏泥下陷引发石砖下沉,唐植桐用外挂将上方一部分青膏泥挪到放小盒子的地方,把空隙填满,才满意的拍拍手出了地窖。
“万同志,这宅子在化工原料公司之前,是谁的?我刚才下地窖看了一下,没少花心思。”出了地窖,唐植桐又找上了万善。
“好像是敌产,原房主在解放前逃到对岸去了。”万善擦了一把汗说道。
唐植桐点点头,甭管地窖是不是他建的,必须先进行严厉的批判:“真是奢靡无度,竟然花这么多钱建地窖!从小见大,倒台是必然的!”
49年的时候,四九城成立了公逆产清管局,对伪军、八旗营产、战犯、特务、蓝营高级军政人员、官僚资本家、反动会道门的房产进行清查。
根据性质不同,房产被划分为敌产、逆产、伪产,敌产是最严重的,直接没收。
在没收之外,还有一种叫“代管产”,就是性质没有那么恶劣、却又逃跑的军政人员的房产,国家会有个公示,多久之内不回来处理,就划归国有。
这个时间一般是一年,但在风停后,就有了变动,对岸很多人都嚷嚷着要求归还祖宅。
虽然地窖造价不菲,但当下的群众都是以满足基本生存居住为要,所以估分并不高,这里面倒没有什么暗箱操作。
跟万善聊了几句,唐植桐将自行车上的面袋子取下来,调转车头回家拿干粮,能每天花十斤干粮管饭的主家,并不在乎每天再多花十多斤,反正也就只管这两天的午饭。
回家的路上,唐植桐是哼着小曲儿的,人逢喜事精神爽,今儿有了一大笔入账,尤其还是逆产,花起来没有任何的心理负担。
当然了,唐植桐不认为这是自己没有觉悟的表现。
觉悟肯定是有的,这要是在自家地窖里发现传国玉玺,那肯定得交,金银这些充满铜臭气的阿堵物嘛,就不要脏贵人的眼了,还是自己辛苦受累,改善自家生活吧。
有了这些黄鱼,过阵子出去换粮食就更加有底气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