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8章 错失的工业革命(第三更,求订阅) (3/5)
,但从各方面的情报来看,它的机动性很差,俄国人真正的主力是米格23。”
听着儿子的分析,李毅安笑道:
“我关心的不是狐蝠,而是……这个。”
将一张照片递给儿子,李毅安解释道:
“是俄国人的电子水平,情报部门获得了一些信息,让我们可以更准确的掌握俄国人的电子水平。”
看着照片上的微处理器,李奕辕直接以军人的角度问道:
“那么,会对我们造成威胁吗?”
摇了摇头,李毅安正色道:
“没有任何威胁,反而证明了我之前的判断。”
“父亲您的判断是?”
“俄国人已经错失了这次工业革命。”
在做出这个判断之后,李毅安的语气中带着一些无奈,只有天知道,曾几何时,他还是对俄国有一定的希望的,毕竟,在得知俄国提前十几年放弃电子管小型化后,他一度是这么认为的。
可是谁想到,俄国人的路径依赖那么严重。
“工业革命……”
看了看照片上的处理器,李奕辕想起小时候,父亲曾拿着处理器对大哥和他提到这是一场工业革命。
“俄国人错过了吗?”
面对儿子的疑惑,李毅安抿了下嘴唇,说道:
“从俄国人选择抄袭我们的处理器时,他们就已经错失了这场工业革命,”
在提到“抄袭”时,李毅安甚至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毕竟,他曾经一度以为,他们会走向自主研发的道路,然后,他们会把电子信息技术带到另一个方向,而最后,当他们互相融合的时候,或许会进一步推高人类的电子技术水平。
可谁曾想,他们居然又搞了路径依赖——还是要抄袭!
这简直就是浪费!
“抄袭?”
放下照片,李奕辕用冷笑道的语气说道:
“他们能抄成功吗?毕竟,能复制一块芯片,跟能量产一块芯片,完全是两个难度级别的事。”
虽然是军人,但李奕辕也是理科生,他非常清楚其中的一些细节。
“没错,这就是他们失败的原因,苏联人恰恰忽略了这件事,而这又是其中的关键。”
小小的芯片能比两弹一星还难吗?中国连两弹一星都能自己造,制造几块尖端芯片还不是分分钟的事。
但芯片竞争的本质从来都不在于“谁能造的出来”,而是“谁能造的又快又多又好”。
在点头表示赞同时,他看着儿子的目光中也带着笑意,因为,儿子的判断是正确的。
也是所有人所忽视的,为什么这么说?
这就要说到芯片的制造流程了,简单来讲,可以把芯片的制造看作是“平地起高楼”的过程——以极简过程来说。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