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8章 错失的工业革命(第三更,求订阅) (2/5)
p; 而与之相对应的是F4战斗机的AN\/APQ120火控雷达重量只有290公斤,这是因为大量采用了晶体管电路和固体电路。
而历史上,米格25的倒卡神器更牛——重量足足有1200公斤!
所以,在看到这个数字的时候,除了因为大量采用晶体管、集成电路,成功减重500公斤之外,性能上也有明显的提高,李毅安的眉头不由轻扬,然后仔细翻看着它的数据。
“机载计算机运算速度50万次每秒……啧啧!很不一般啊!”
李毅安之所以会这么说,是因为他曾看过一篇文章——倒卡神器27的机载计算机运算速度25万次每秒,计算速度还不如F15的一个零头——F15E的计算机4500万次每秒,甚至就连同歼轰7A的计算机都有4000万次每秒。
而米格25的机载计算机运算速度却达到了“惊人”的50万次每秒。虽然还是比不上F2的零头。但是这样的技术进步却是肉眼可见的。
其实,这很正常,从提前几年发明晶体管到集成电路,李毅安一手推动了这个世的电子技术大发展。
而集成电路优异的性能,让苏联也无法坐视,最终他们提前十几年的时间放弃了电子管小型化,开始搞起了集成电路,虽然他们又走了歪路。
可至少比起历史上,已经很进步了。
这就是SEA使用先进技术必然带来了全球科技迭代的加速,也就是所谓的边界效应。
这种迭代加速是不可避免的,毕竟,苏联人并不是傻子,他们不会无视集成电路先进的性能,然后在电子管上一条黑路走到头。
也正因如此,在米格25战斗机上出现了轻量的“倒卡”——仅仅700公斤,甚至就连同机载计算机都先进了不少。
看着具体的数据,可以看得出来,米格25的雷达,甚至比SU27的N001倒卡雷达的还要先进不少。
想到这,李毅安的心里不禁浮现出一个念头。
“那么,未来SU27会用什么雷达呢?”
如果没有了那个一吨重的“倒卡神器”,27会以什么样的形态展现在世人面前呢?
现在,李毅安真的有点好奇了。
在他看着报告思索的时候,李奕辕却走进了办公室,见父亲在看报告,他就直接坐在书桌面前。
等到把报告看完之后,李毅安抬头看着儿子,因为在休假的关系,他并没有穿军装,笑道:
“今天怎么有时间来我这了?”
之所以会这么说,是因为这小子还在空军服役,虽然已经晋升为中校,但仍然在一线部队。
平常休假的时候,他更偏重于陪家人——家庭多了,也挺辛苦的。
“这不是大哥约几家人一起过来用晚餐,想着有阵子没和爸爸您聊过了,就过来了……”
想着先前瞅见的照片,李奕辕说道:
“是狐蝠吗?怎么对它有兴趣了?”
因为获得米格25是绝秘,所以李奕轩并不了解,只以为父亲在研究这个,他说道:
“虽然欧美把狐蝠吹的很厉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