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八章 给我们拍张结婚照(感谢缺什么\/蒙奇奇\/武神\/雪糕大佬) (3/9)
块。”
“从更高的维度来讲,这场演出的导演是五千年文明史,编剧是亿万人民的集体记忆,主演是踩着秦砖汉瓦走向未来的整个民族,我们不过是历史选中的那个按下开机键的人。”
中方翻译人员神情郑重地向记者传达完这句话,全场掌声雷动。
年轻的总导演继续道:“回到刚刚的话题,作为导演组成员,我们所有人其实是怀着一颗敬畏之心来准备这场盛会。”
“因为全球几十亿观众,对中国的认知可能还处于一种很蒙昧的状态。”
“而我们导演组和创意小组的几十人的使命,就是通过我们的作品,让全世界不熟悉中国的观众,第一次深入了解我们的文化、历史、科技、成就。”
路宽苦笑道:“这种压力实在是太大了,这种难度也是我跟张导这样的电影导演,在职业生涯中从未遇到过、以后也不会再感受到的。”
“所以,对我们创意小组32人的殚精竭虑,对于15000多名演员的辛苦付出,就我个人而言,对这场开幕式的评价是满分,因为真的不能再做到更好了。”
ABC记者很鸡贼地立马补充发问:“请问张一谋导演,你在和路的合作和相处过程中有什么感想?”
“他是一个天才。”老谋子想都没想就抛出了自己的观点,笑着看了眼身边的路宽。
“与他合作,让我深刻感受到新一代中国导演的视野与魄力。”
“在电影领域,我们习惯于用镜头讲故事,但奥运开幕式是另一种维度的创作,它不仅是艺术,更是国家叙事、文明对话。”
“而路宽对技术的敏锐、对文化的视野,以及对细节近乎苛刻的追求,让我看到了中国艺术家的新高度。”
德国ARD第二个发问,德国媒体对柏林影展的常客路、张二人都不陌生:
“路,谈一谈点火的创意吧,组成凤凰编队的飞机是来自哪里?为什么要在中间吓唬全世界的观众?”
采访中心一阵轻笑,看着圣火即将熄灭的那一刻,即便是乐见其成的幸灾乐祸者,也免不了心脏骤停一下。
这是全世界20多亿人极致瞩目的舞台啊!
路老板不会放过这样的广告机会:“编队组成凤凰进行演出的是无人机,在五六年前就已经出现,大家可以理解成为遥控飞机,不过具有更专业化的功能,来自中国一家叫做大疆的公司,这里不再多提。”
“至于点火的剧情安排,其实我和张导作为电影导演,是考虑和应用了电影的叙事节奏。”
路老师开始像在泛亚电影学院一样上课:
“第一幕展示凤凰的壮美翱翔,建立观众的情感连接。”
“第二幕通过风力干扰制造'虚假危机',利用悬念激发集体焦虑。”
“第三幕以涅槃重生完成情绪释放,形成戏剧张力与审美闭环。”
他的话音顿了顿,旋即沉声道:“这是编剧技术上的安排,从感情内涵上,凤凰涅槃的隐喻是国家和民族的近代历程,同时也是向5月罹难的国人和幸存者们缅怀、致意,这是奥运会的人文关怀。”
BBC记者接上:“路,相当精彩的演出,祝贺全体导演组,请问你对四年后的伦敦奥运会开幕式有什么建议?”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