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如何把主旋律拍成爆款(900月票加更) (4/12)
写《新时代语境下论主旋律电影的类型化改造》!”
张惠军抚掌大笑:“你个小狐狸,真能偷懒啊!哈哈!”
回到四合院,路宽掏出电话给老谋子打去。
目的是借一下他的编剧团队。
《塘山大地震》今日就要立项,前期建筑还原打造、旧物收集活动进行的同时,剧本也要抓紧完善。
所谓弱队出门将。
老谋子作为导演最大的缺点就是编剧能力较弱,因此他有一个很强的编剧团队,路老板看上了一个叫刘恒的笔杆子。
他是国内电影的顶尖编剧之一,《金陵十三钗》、《集结号》和张一谋的《秋菊打官司》都是他的作品,是老谋子的左膀右臂。
北电师兄弟两人在电话里聊了一个多小时,路老板也谦虚地跟这位擅长场面调度的大国手请教群戏的拍摄。
刘恒的响应很积极,第二天一早就应邀来到四合院,在书房里和路宽对坐相谈。
“路导,不知道你想拍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有没有底稿或者基础的思路?”
路宽昨天考虑了一夜:“我一向喜欢温暖和有力量感的故事。”
“就像《小偷家族》、《返老还童》一样,在艰难和困境中埋藏希望和光明。”
“我希望这部电影的观影效果,是在逼真和震撼眼球的灾难特效下,从小人物、小家庭的故事中看到民族的未来和希望。”
“不要一味地喊口号。”
刘恒在本子上埋头速记,抬头见到这位金狮奖导演把电脑屏幕转向他。
“这部电影是阿巴斯的《生生长流》,讲述的是1992年伊朗北部7.7级大地震的故事。”
“他的主要线索就是描述主角地震后返家的故事,其实是一部公路片。”
阿巴斯在亚洲范围内都是首屈一指的艺术片导演,他的电影颇受《电影手册》和《视与听》等权威媒体的关注。
刘恒看过这部灾难片,也有些理解了金熊奖导演的意思。
“你的意思是要像《辛德勒名单》那样以小见大?”
“对。”
“除了电影中对于真实历史地震场景的重现外,我不希望过度地卖惨。”
“观众的情绪和眼泪,应当是感动和看到希望才流下,而不是被血腥、残忍的剧情击溃。”
刘恒点头,路宽的表达非常充分,给他竖立了一个主干,剩下就是他带领编剧团队的事情了。
相比张一谋,这位青年导演在编剧能力上无疑是更出色的,从他最近这部改编的《返老还童》就看得出。
“路导,时间上有没有要求?”
路宽沉吟了两秒:“现在才3月初,预计在春节档上映的话,留给你一个半月时间写剧本吧!”
“正好布景和历史建筑还原都需要时间。”
同好莱坞电影的拍摄规律一致,这样的灾难特效片,前期和后期时间较长,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