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五集 东征高丽 (4/6)

不得登岸,死者甚众。麦铁杖勇猛登岸,终因人少力寡,与虎贲郎将钱士雄、孟叉等战死于辽水岸边。

炀帝诏赠麦铁杖为铁杖宿公,使其子麦铁孟才袭爵,次子仲才、季才并拜为正议大夫。高昌王麴伯雅从击高丽,返回长安后,炀帝极力褒奖,并以宗女华容公主嫁之。

隋炀帝性格壮烈,终生从不服输。大业九年正月,大败之后未过半载,再次下令征兵,名为骁果军,更置折冲等郎官以统之。命修辽东古城,以贮军粮。四月,炀帝至辽东,遣宇文述与上大将军杨义臣进军平壤,同时命左光禄大夫王仁恭,兵出扶馀道。

高丽兵数万之众前来拒战,被王仁恭率精骑一千击破,大败而归,婴城固守。

炀帝更命诸将猛攻辽东,飞楼、云梯、地道四面俱进,昼夜不息,高丽应变拒之,二十余日不拔,双方死亡惨重。

炀帝又令造布囊百余万,贮土以为鱼梁大道,阔三十步,高与城齐;又作八轮楼车,高出于城,夹鱼梁道,将欲俯射城内。

安排已定,至期将攻,忽闻信使来报:礼部尚书杨玄感以李密为军师,扯旗造反。

隋炀帝闻报大惊,恐怕江山社稷被人夺走,只下诏命撤军,班师还朝。军资、器械堆积如山,皆弃而不顾。高丽人随后追击,隋朝后军数万人被追及,以致羸弱数千被杀。

镜头闪回,补叙杨玄感造反经过。

便在隋炀帝二征高丽之际,只因举国精兵皆在辽东,故除山东诸路人马之外,全国各地又有十余路反叛。后世《说唐》等话本小说,称为“十八家反王,七十二路烟尘”。

先说十八家反王:魏王李密,郑王王世充,夏王窦建德,燕王高开道,鲁王徐元朗,秦王薛举,苏州王沈法兴,南阳王朱灿,宋王孟海公,白御王高谈圣,济宁王王薄,梁王萧铣,吴王李子通,楚王杜伏威,济南王唐弼,定杨王刘武周,凉王李轨,突厥王始毕可汗。

再说六十四路烟尘:林士弘,辅公祏,崔贤,左孝右,高士达,吕世恒,刘元进,向海明,刘苗王,尉文通,孙安祖,梁师都,雷大鹏,张金称,杜才干,魏刀儿,吴可宣,刘霸道,郭子和,白瑜婆,郝孝德,裴长才,孟让,左才相,王文坎,铁木金,孙宣雅,郭方预,石子河,孙华,刘伽伦,尔朱焕,尉迟元祥,操师乞,胡二成,李立,石秪阇,郑大彪,王良,霍小汉,帅仁泰,解象,李宛,向思多,良度,韩相国,李文相,张升,赵君德,卢祖尚,周法明,杨士林,房献伯,王君廓,李德谦,张清特,周比洮,李士才,张迁,王德仁,魏六,徐洪客,张善相,谢叔方。

又有以瓦岗寨为核心,贾柳店结义兄弟所占四十九座山头:翟让,李密,魏征,单雄信,秦琼,王伯当,王当仁,程咬金,尤俊达,樊建威,连巨真,尚山智,夏杉至,尉迟南,尉迟北,卢明月,吕明星,侯君集,贾闰甫,柳周臣,南延平,北延道,张公瑾,史大奈,徐世勣,邴元真,费君喜,丁天庆,黄天虎,周文举,卜光靛,房彦藻,李公逸,唐万仁,罗士信,屈突通,屈突盖,柴孝和,蔡进德,王儒信,祖君彦,白显道,元宝藏,柴嗣昌,贾雄,黄君汉,张亮,金甲,童环。

其实以上叛军,皆演义小说为了热闹,硬凑人数,当不得真。

历史真相:隋末起义,除前文所叙山东诸路人马之外,天下反叛有据可查者,大约又有十路之多,依其起兵时间早晚,分列如下。

第一路,乃是宁夏灵武人白瑜娑,夺取官马,北连突厥,众至数万。

第二路,乃是济阴人孟海公,占据周桥,进占曹、戴二州,众至三万。

第三路,乃是齐郡人孟让,先与王薄联合,后南下江淮,众达十余万。

第四路,乃是北海人郭方预,自号卢公,众至三万。

第五路,乃是平原人郝孝德,聚众数万起义,与王薄、孙宣雅等部十余万结为联军。

第六路,乃是厌次人格谦,以豆子航为根据地,自称燕王,众至十余万。

第七路,乃是渤海人孙宣雅,亦以豆子航为根据地,众至十万,自称齐王。

第八路,乃是余杭人刘元进,众至数万,进据吴郡,称天子,置百官。

第九路,乃是梁郡人韩相国,众至十余万,被杨玄感任命为河南道元帅。

第十路,乃是吴郡人朱燮、晋陵人管崇,聚众江左。共推刘元进为主,众至十万。

杨玄感起兵反隋,却非农民起义,亦不属十八家反王,六十四路烟尘之列。隋炀帝二征高丽,初命礼部尚书杨玄感于黎阳督运军粮。杨玄感见朝政日益混乱,及入黎阳,便选少壮运夫五千余人,誓师反隋,并暗派人到长安接出好友李密,使为军师参谋,向其问计。

字幕:李密,字玄邃,一字法主,京兆郡长安县人,西魏名将李弼曾孙。祖父李耀,为北周太保、邢国公;父李宽,为隋朝上柱国、蒲山郡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四合院:小爷七岁,吹牛成真 告别与再见,人生背靠背 元灵标 异灵启世 退休后我在空间开客栈 假千金重生断亲后,成飞升第一人 反派不是仙子咋都倒贴 人在末世,熔炼万物! 灵幻大陆之废柴逆袭天尊 塔防领主:开局十连SSS级天赋
相关推荐:
塔防领主:开局十连SSS级天赋 大明:开局造反,逼老朱退位! 人在王牌部队:退兵顾一野! 明末的王朴 我,中东国王,枪决鹰酱偷油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