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五集 东征高丽 (3/6)

今河南滑县)人翟让,亦于此时率众起兵反隋。

翟让为人勇敢,颇有胆略,初任东郡法曹,触法当斩,为狱吏救脱,遂于瓦岗(今滑县南)起义,与单雄信、徐世勣依据瓦岗为寨,众至万余,部下多为渔猎好手,善使长枪。

单雄信乃曹州济阴县(今山东菏泽曹县)人,骁勇矫捷,善用马槊,号称“飞将”。交好同郡徐世勣,与其结为兄弟,誓同生死。

徐世勣后改称为李世勣,又名李勣,字懋功,出身高平北祖上房徐氏,曹州离狐(今菏泽东明县)人,迁居到滑州卫南县(今河南浚县)。徐世勣本是富豪之家,史称其家多僮仆,积栗数千钟。其父徐盖乐善好施,救济贫苦,不管关系亲疏。

当山东大乱之时,徐世勣只有十七岁,因劝说翟让:我等占据瓦岗,皆乃乡里乡亲,不宜侵扰。宋、郑两州地近御河,商旅众多,于彼处劫掠官私钱物,岂不方便。

翟让称善,于是在运河上劫取财物。不久兵威大振,聚有徒众万余人。

是时山东群雄并起,告急文书如同雪片报至京城。

隋炀帝尚且不以为意,又派裴矩与处罗可汗之母向氏到玉门关晋昌城,劝说处罗入朝。处罗既奉母命,到涿郡临朔宫朝见。

炀帝待以殊礼,设宴款待,将其部众分置于会宁(今陕西靖边)、楼烦(今山西雁门关北)。处罗自带五百骑,常从炀帝巡游。

杨广复赐其号为曷婆那可汗,赏赐甚厚,又以信义公主许配为妻。

西突厥迭经内争,力量大大削弱,已经不能与隋朝抗衡,或为患边境。长孙晟当初所献“首尾猜嫌,腹心离阻”战略目的,就此达成。

大业八年正月,炀帝下诏誓师,水陆并发,进攻高丽。陆路又分左右两路各十二军,共一百一十三万余人,号称二百万,馈运者倍之。

炀帝亲授节度,下达诏命:左十二军分别兵出镂方、长岑、溟海、盖马、建安、南苏、辽东、玄菟、扶馀、朝鲜、沃沮、乐浪诸道;右十二军分别兵出黏蝉、含资、浑弥、临屯、候城、提奚、蹋顿、肃慎、碣石、东施、带方、襄平诸道,然后合兵进击平壤。

每军大将、亚将各一人;骑兵四十队,百人为队,十队为团;步兵八十队,分为四团。辎重散兵,亦为四团。日遣一军,相去四十里,连营渐进,共四十日发完,首尾相继,鼓角相闻,旌旗纵亘九百六十里。

御营复合十二卫、三台、五省、九寺,分隶内、外、前、后、左、右六军,随后出发,横亘八十余里。水路军由右翊卫大将军来护儿总帅,出东莱浮海前进,船舰相接数百里。

出师之盛,可谓空前。暮春三月,造浮桥以渡辽水。高丽王率师来迎,隋朝诸军相继登岸,大战于东岸,高丽兵大败,死者万计。隋军乘胜进围辽东城,炀帝后至,诏赦天下,命刑部尚书卫文升、尚书右丞刘士龙安抚辽左之民,免税十年,建置郡县。

开战之前,隋炀帝反复告诫诸将:凡军事进止,皆须奏闻待报,毋得专擅。

辽东城将陷,城中请降。结果等使者驰奏皇帝,批复诏至,高丽军民则又固守拒战。

复说右翊卫大将军来护儿,率江淮水军浮海先进,于平壤城六十里处大破高丽兵。来护儿因胜而骄,带四万精兵直至平壤城下;高丽兵在城内设伏,诱来护儿入城击之。

来护儿中伏大败,四万士卒得以生还者不过数千。

高丽兵追至渡海口岸,隋将周法尚整阵以待,高丽兵退。来护儿还屯海浦,不敢复留应接陆路诸军;次年六月,返回辽东。

又说于仲文、宇文述等,率陆路九军三十万五千人,亦搭浮桥南渡鸭绿江。人马皆给百日之粮,重不能负。主将下令军中:士卒有遗弃米粟者斩!

士卒便于宿营之时,皆于幕下掘坑埋之,行至中途,粮已将尽。

高丽欲疲隋军,一路败退,诱之深入。隋军渡过萨水(清川江),离平壤城三十里时,因山为营,不见水军前来接应。

高丽王遣使往隋营诈降,宇文述考虑士卒疲惫,不可再战,又平壤城险固,难以攻下,遂因其诈谋而还。

大业八年七月,隋军还至萨水,高丽王亲率大兵自后击之,隋军大败,溃不成军。及还至辽东城外,只余二千七百人。

隋炀帝只得命从高丽退兵,将所得高丽之地设置辽东郡。

经此一役,隋朝名臣宿将多死于难,朝中就此人才凋零。先有将作大匠、工部尚书宇文恺,死于往战途中,年仅五十七岁,谥号为康。继有大将北海人段文振,辽东之役任左侯卫大将军,途中身染重病。大业八年三月,段文振死于征高丽途中。

又有左屯卫大将军麦铁杖,始兴江口人,辽东之战时请为前锋,并对其三子说道:吾荷国恩,今为死耳。我得良杀,汝当富贵。

炀帝命造浮桥三道于辽水西岸,高丽兵至,居高击之,隋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四合院:小爷七岁,吹牛成真 告别与再见,人生背靠背 元灵标 异灵启世 退休后我在空间开客栈 假千金重生断亲后,成飞升第一人 反派不是仙子咋都倒贴 人在末世,熔炼万物! 灵幻大陆之废柴逆袭天尊 塔防领主:开局十连SSS级天赋
相关推荐:
塔防领主:开局十连SSS级天赋 大明:开局造反,逼老朱退位! 人在王牌部队:退兵顾一野! 明末的王朴 我,中东国王,枪决鹰酱偷油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