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 拉拢 (3/5)
nbsp; 大赚特赚,是肯定的。
不过陈学兵忽略了一个关联方:九龙仓。
2000年,九龙仓大量发布调查报告,揭露数码港住宅利润可达320亿港元,大肆炒作之后,立法会也质疑了,李泽楷妥协,折价出让了数码港项目34%股权,这件事才得以平息。
九龙仓不仅数码港的股东,还承担了数码港很多产业的物业,其中也包括那四栋科技研发中心。
这个房地产计划,九龙仓也是背后的利益群体之一,占比还挺大。
不过正因为这些调查,今日才有具体事项可谈,陈学兵也才确定吴光正并非不敢得罪李家,只看利益大小而已。
他也明白了,当初吴光正为什么这么爽快就同意了开这个会。
“吴总,我查了一下,两栋楼有18万呎空置,月租金是28港元一呎(1平方=10.76平方英尺),一年可是6000万租金啊,我们的互联网企业如果把两栋楼租下来,签了长约,吴总的现金流会多十几亿吧?”
6000万一年,看似不多。
但香港玩的可是超级地租。
想当初,期房就是香港搞起来的,还没盖好的房子就像图纸上的“花”,所以叫炒“楼花”。
而2005年香港首只REIT基金上市,又多了一个超级地租的重要工具。
REITs基金,相当于众筹一笔钱交给专业团队,团队去买商场\/写字楼\/物流园收租,赚的钱大部分强制分给买基金的人。
实际上,REITs基金就是地产商自己打包上市的。
地产商把自己的物业打包卖给REITs基金进行上市,让市场投资者来买基金,地产商的重资产变成了活钱,而且地产商还继续担任物业管理者承担维修和招租,基金付管理费给他们。
而且地产商对看好的物业还可以灵活保留部分REITs份额,和其他投资者一起分红。
地产商卖了鸡,继续给鸡当保姆,让鸡帮投资者下蛋,还能月月拿工资。
不过鸡的卖价是多少,还得看市场投资者对鸡的看法。
不是所有物业都能REITs的,必须稳定出租+现金流好才可上市。
只要REITs估值好,还不一定需要卖,可以压给银行。
数码港南翼双子塔这样的物业以前是不太被REITs市场看好的,因为空置率高,但如果成为大陆互联网公司长期据点的话,恐怕就要摇身一变了。
18万呎空置,也就1.67万平方,才多大?
股安汇金大厦都有5万平方,随便来几个大公司包楼层,1.67万根本不够用,达到满租轻松得很。
满租的楼和半租的楼收益差距可不止一倍,因为满租半租,都得有一个团队来管理,15%的成本,50%收益,最终收益是35%,换成100%收益,最终收益就是85%,收租价值高了2.4倍。
这两栋每年总租金1.3亿的楼,满租纯收益超过1.1亿,在REITs市场上可以打包成十几倍,甚至二十几倍年租金的资产包。
“南翼双子塔?”吴光正想了想,才道:“哦你说的是Cyberport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