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快马加鞭! (1/5)
从黄市长办公室回来,陈学兵就陷入了思考。
两天后,上午,董事长办公室。
“深圳不如上海。”
阚治东翘着二郎腿,往太阳的方向指了指——此时太阳正在东南,深圳的方向。
“你看看去深圳创业的都是什么人?泥腿子,按当地话讲,叫叼毛!我当年在深创投扶持新项目,那叫一个难找!那些人根本没有金融基因的!”
陆晓春摸了摸袖子上的金边纽扣,嘴角泛起一丝上海人的优越腔调:“我也觉得做金融还是上海好一些,要从深圳走向国际,除非香港政策开放。”
“诶?我可没说上海最好啊!”阚治东瞪着眼,口风转折:
“上海和深圳两个交易所打了好多年的!一开始比谁涨得快,后来比谁跌得快,比谁家更好抄底!都有股小家子气!
“做金融啊,最好的地方还是BJ!深圳的一级市场,上海的二级市场,哪里比得上BJ的管理市场?”
“说人才,清华、北大、中央财经、人大!很多顶级的人才毕业没出国,第一选择就是留在BJ!”
“说资源,证监会、各大部委、国家队、总行,哪个不在BJ?一条金融街跑下来,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我老阚如今背靠你这棵摇钱树,还有几分薄面,你要信得过我,让我去BJ,我给你闯出一条阳关道!”
阚治冬在深圳上海都闯出过一番事业,却对BJ情有独钟。
这话开口,蔡志坚,毕亚雄,于春尹都微微点头。
陈学兵手指也在轻轻点着沙发。
陆晓春见状亦自告奋勇道:“董事长,总部不设在上海,那就开上海业务部嘛!你让我回去,我也给你打出一片天地!”
这次,陈学兵直接否了:“你暂时不能走,重庆打包债的事情你在管,先把这事处理好,要不咱们谁也走不了。”
陆晓春双手交合微扣指节,半晌,还是点头认可,这件事也很重要。
“这笔债务给我一年,我尽力处理到10亿以上。”
毕亚雄忽道:“那家春瑛特钢我去考察了一下,今年下游机械制造、汽车行业需求逐渐旺盛,企业订单饱满,而且马上有政策,要搞行业联合控产,一些钢厂检修会导致资源供应减少,全国特钢厂并不多,春瑛特钢设备又比较新,我看是个好机会,比那家水泥厂还要好做,如果有条件,其实可以协商债转股,再注入一笔资金,接下来几年搞不好可以吃一轮行情。”
蔡志坚推了推眼镜,沉吟了一下道:“那家钢厂的企业主压力其实也比较大,现在又贷了一笔款,其实已经资不抵债,她是怕翻不了身,所以在强行推生产,如果我们愿意入手,说不定能把控股权也拿过来。”
陈学兵对钢铁行情倒是知之甚深,特钢生产的螺纹钢接下来确实会有大涨,要从三千多涨到08年的六千块峰顶,但成本也涨了,只能说供应侧确实会紧俏起来。
到了08年金融危机,又会被冲下三千,而后等到年底四万亿政策出台,又会反弹。
这样的连续大幅波动,螺纹钢又是大宗商品,对他而言,是继股市行情之后的一次投资的好机会。
于春尹却皱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