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麒麟 (3/6)
p;“去除不应有的技术垄断。”陈学兵没有多言。
这个回答,是面前这个记者帮他设计的。
《经济日报》是受了领导的指示来帮忙的,在一些关键性的问题上,要由记者来提出,陈学兵被动回答。
“我注意到这并不是你的一家之言,有很多更为激进的观点认为TD产业化的进程缓慢这个问题直接与核心专利方的配合度有关?”
问题来了。
陈学兵叹息,而后正色:“作为亲历者,我不得不说这是对的,产业化决心喊了几年,产业化,到底是什么?”
他说着,指了指墙上的横幅:“是市场。”
“展讯芯片为什么能在短短两三年时间内实现TD芯片研发量产?因为我们把90%的开支用于研发,而某些持有核心专利的伙伴,却更热衷于专利诉讼而非技术落地。”
“举两个例子。”
“展讯前年提出联合开发多模块芯片时,对方要求收取每片芯片2美元的专利费,还有终端商的诸多专利授权费——这直接扼杀了TD千元机的可能性,低端机没有了,那怎么扩大3G市场呢?我们不得不向核高基项目申请补贴,以每台补贴180元的代价免费升级市场上的2G多功能手机,但在我们升级了30多万台手机的时候,他们以专利未付费为由,中止了我们的升级活动,我们都不挣钱,也不知道怎么给他们专利费”
陈学兵憋了许久,终于把核高基补贴这个大招甩了出来。
——大唐中止的3G升级,是GWY和科技部补贴的项目。
他一直没说,就等着在一个权威媒体上说出来,给大唐上点强度。
说到这里,周明赶紧递眼神。
可以了,爆料适可而止,再说不让播了。
就刚才最后一句也得剪掉。
“既然TD产业链的瓶颈主要在专利成分和市场接受度,那在您看来,国际厂商参与进来他们最关心的会是什么?是技术门槛,还是商业回报?”
陈学兵沉吟一下,道:“其实两者是绑定的,技术开放性决定商业可行性,比如TI(德州仪器)最关心的是我们的多模芯片能否兼容他们的DSP设计,否则他们就需要额外开发TD版本,导致成本失控;而博通更看重专利池的透明度,他们需要明确知道每卖出一部手机,到底要分给多少家专利方。”
“嗯,我们注意到近期国际通信商对TD牌照发放时机争议颇多,担忧中国的市场壁垒,您作为TD产业化的主要推动者之一,如何看待这种焦虑?”
陈学兵露出微笑:
“首先必须明确,TD,从来不是闭门造车,从2001年国际电联接受TD成为3G标准的那一刻起,它就注定是全球通信产业链的一部分,当然,它的技术本身有制约,通信效率赶不上WCDMA和CDMA2000,所以更需要一个开放的研发环境。
“不过欧洲有自己推崇的WCDMA,美国有自己的CDMA和WIMAX,中国作为最大市场,完全有理由支持自己的标准。
“中国政府也从未要求‘唯一标准’,相反,我从任何高层论调里看到的都是鼓励差异化竞争,我相信未来是三网并存,只是鼓励政策略有差距。
“中国强推TD市场,这是必然,但真正的挑战不在市场准入,而在于如何让所有国际参与者和本土企业,都能在TD生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