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为知识付费 (2/5)
/> 洪区长也呵呵然。
三年,也就是一届领导的任期,做事的人,肯定希望在任上得出结果。
这个小陈,倒是把政策和大家的心态都揣摩透了。
陈学兵端起手中香槟一饮而尽,咂了咂嘴,把杯子放在茶几上,继续道:
“区长,这钱花得少了,做不出业绩,还不如不花,但投资如果转化为升值的股票,那花得再多都是实实在在的成绩,另一方面,一家大力扶持、兼并产业链的上市龙头公司一旦落地,就业和创收规模,集群效应,都是不可想象的,如果说一座城市的产业基因是有形的,那一定会在这个级别上体现。”
洪区长抱着手,饶有兴致地点头,审视着陈学兵笑道:“小陈,我看这座城市有你,金融产业也有希望,你们接下来也打算做高新投资?重庆,留不留得住你?”
陈学兵嘴角微微提起:“区长过誉了,金融产业的基因,始终是银行和政府的重视决定的,不过我的产业不论在哪里,我都是渝商,我当然希望家乡发展得更好。”
“市里对金融工作一直很重视,去年刚刚成立了政府金融办公室。”
洪区长似是闲聊了一句。
“知道,厅局级结构,设在市府办公厅。”陈学兵点点头。
这些情况他办第一家股安公司的时候就了解过,主要负责制定本地金融产业的发展和规划,统筹金融部门,股份制改造和拟上市的工作也和这个部门相关。
管得比较杂。
国家许多金融工作如今刚刚起步,上有指导部门银保监、证监会、央行,分设机构也是条形管理,下面地方政府也必须有自己的金融触手,往往职能交叉比较多。
陈学兵又一想,忽然觉得不对。
这位的级别,跟这个办公室刚好对得上啊。
对金融工作这么上心,莫不是…
洪区长也在想着什么,此时回过了神:“小陈,投资这方面你们比较专业,政府投资基金,我也是头一次碰上这样的工作,你觉得应该怎么管理比较好?”
陈学兵这次没有僭越,很是谨慎道:
“参考前人吧,既然部委联合批准,相关的指导文件也应该很快会下来的。”
洪区长看出了他的谨慎,赫然笑道:
“你也认可重庆应该有自己的模式,参考其他地区中小企业的投资管理方法怎么行呢?你不是体制内人员,畅所欲言吧。”
陈学兵无奈一笑,他不说,实在是没必要说。
“管理无非三种形式,第一是参大股,成为控股股东,企业就成了国企了,由重庆国资委直接管理,第二是参小股,作为二大或者三大股东,这又有两种情况。
“一是政府只掏钱,提投资条件,作为LP投资人,指定金融管理公司作为GP,金融公司按私募形式募资,共同成立基金,由GP管理人和被投企业谈判,完成政府的条件。
“二是政府自己玩,抽调人手自己做GP和LP成立管理基金,不接受民间配资。
“为什么第二种不接受?政府直接成立基金不能接受民间配资?”洪区长问道。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