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人上人 (2/5)
bsp;“臣弟谢陛下隆恩。臣弟此次亲来谢恩,一是非如此不足以表臣弟感激之诚,二是破敌多有俘获、该进献上国以报天军襄助之恩,三是陈情祈策、盼皇兄再助臣弟一臂之力。”
明明只是个不起眼的皇五弟,若一切没什么变化,他此生又岂能有一国之主的实际权位?
朱常浩对自己这大哥的恩情、手腕都有清醒认知。
这一回,有错漏就是有错漏。征伐缅甸,他和沐家之外,队伍之中的成色复杂。被人找到一些可利用的点做了个局,他当然要担负起责任。
而亲自赴京谢恩,就是任凭责罚的姿态,表明他所拥有的一切都是大明给的,皇帝可以随时褫夺。
但朱常洛既然给了他这个机会,又怎么会轻易褫夺?
于是这只是一个互相配合的戏码。
朱常洛赞许地看着他:“五弟毕竟历练多年,这些年实在进步不少。缅甸进献礼单,朕已经看过了。宝石不论,粮食也不急,你安定缅甸需要。那些金银和精铜……”
“臣弟得孙总司指教,深信上国必定不让缅甸为难。”
所谓孙总司,便是如今理藩院新设的外滇司总司孙传庭。
自从当年随皇帝南巡之后,孙传庭便一直在南方活动。马六甲、交趾阮郑……他们背后那些拓海团练洋行及外察事厂、理藩院设在柔佛等国的使节馆,这些力量都有孙传庭的作用。
而随着交趾阮氏已经在与大明合计将来方略,孙传庭则改任理藩院外滇司总司。
朱常洛想着朱常浩呈上来的金银和精铜数量,不禁对他说道:“你莫不是把那边佛寺和权贵之家的金银铜器搜刮一空重新熔铸了?那边百姓笃信佛法者众,你还是要从长计议。”
“启禀陛下。”朱常浩态度恭敬,“臣弟知晓其中利害。那东吁搜刮多年,积蓄实多,臣弟不曾搜刮一尽,更没有大肆捣毁寺庙佛像。只是百废待兴,臣弟以边贸互通有无为由,效仿上国设了昌缅号,这些金银铜便是股本。”
“原来如此。”朱常洛笑了起来,“那这个生意就与你做了。你说再助你一臂之力,除了这些物资,还要什么?”
“人。”朱常浩知道坦诚最好,“臣弟治下铜矿,若是开采得法,缅甸财计便可大增。缅民耕种不甚得法,水利不兴;文教方面,臣弟也缺大才,广设学校授教擢才……”
说是进献,实则就是给出态度。
但他能在关键时刻为大明提供一大批金银铜,自然就是在帮助大明推行新钱法,而且瞅准了大明要稳定西南获得更多贵金属来源的机会。
当然,皇帝给他这个机遇去做外滇之主,本来就要帮助他开发缅甸:稳定的贵金属来源和一个稳定的外部粮仓。
所以说是进献,其实便是一次很大体量的贸易。
在孙传庭的指点和“勾连内外有不臣隐忧”的背景下,朱常浩无非是先垫付了全款来进行这一次贸易。
朱常洛想了想之后就说道:“物资方面,随后与官产院细谈吧。人才方面……”
他沉默了一会之后,还是让朱常浩先说:“你说陈情,先说说如今缅甸治下实情。因地理、气候,从族群到典制,缅甸确实需要一个长治久安的法子,用心归化。”
“是。那臣弟便从族群说起……”
大明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