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一京三都九边十八省 (3/5)
nbsp; 而这一次,皇帝的意思是:淮安、徐州、凤阳、庐州、安庆五府单设一省曰江淮省,省治设于凤阳;扬州、滁州、和州、太平、池州、宁国、广德、镇江、常州、苏州、应天则为江宁省,省治为改称金陵的南京。
徽州归江西。
凤阳高墙会拆,泗州祖陵会迁去兴都——为了治河。
大明此后只有一京,但马上就会有东南二都。东都建于松江府,其首官二人,俱为正二品。南都建于广州府所拆新安、香山等珠江口诸县,官秩相同。
湖广太大,一样分设湖北、湖南二省,既多一些可安置的官位,也进一步加强治理。其中湖北的兴都会舍却一些县,但将多一个汉阳府,官产院会在那里有一个官粮总司。四川、湖北、湖南,这三处都有大量过去的藩王赐田,湖广四川本就是产粮大省,朝廷将在粮食和财计上有更多支撑。
总之:多了包括北直隶一样会改完之后四省两都的官位,南京官员们不愁安置。
南京诸部衙手上的权力确实香,但东都、南都也非同小可:市舶司、港口、海师舰队……许多要害都会设于两都。皇帝更明确说的是:不经两都首官,不登相位。
那还有什么好说的?这两处的好位置说不定都轮不到他们——除了本身就带了一些使命来南京的人,比如赵世卿等。
只不过要苦一苦江南士绅大户:朝廷要进一步加强对江南的控制。
明天,皇帝就要启程去常州府无锡,他们会有几天时间来好好商议。过去的一些问题怎么洗一洗,拾掇拾掇;将来的南京诸部衙权力向北移交、改制推进,该怎么配合。
南京改称金陵,仅为寻常省治;南京紫禁城虽然依旧保留,拆了可惜,继续住些藩王,但是上游将有改设于兴都汉阳的长江水师,下游有将设于东都的东洋舰队,还有个孝陵卫和前军都督府仍设于此,安庆又是在江淮省那边,其实动弹不得。
包括刚刚上了皇帝船的徽州大盐商们,徽州划归江西省,同样意味深长。
朱常洛明明白白跟他们说朝廷此前商议的大规划,让他们自己琢磨去。
这个巨大改动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需要在这个过程里暴露问题、解决问题。
他也不必按照旧思维搞出个散装江苏,为了过于控制地方防止割据而牺牲发展。海船带来的运输成本降低是不可逆的,海洋时代,只要海军在朝廷手上,什么划江而治这种旧时代的天堑思维已经不合时宜了。
朱常洛即将启程去常州,临行前这一晚又召来成敬。
“怎么样?这两天晚上,诸王心里也该有个主意了吧?”
“臣去问过了。有潞王珠玉在前,他们自然还是愿意的。只是八字还没一撇……”
“贪图安逸的就算了。这几天你再看看吧,有定见的,子嗣有些本事的,到时候就让世子随朕一同去广州。那南都如今虽然荒凉,但毕竟已经有了海贸行在那边打底。这八字要写完,他们也不能坐享其成,过去好好共谋才是。”
“臣知道了。”
“再问问解经傅,占了那边一些道的西洋夷人驱逐得怎么样了。”朱常洛说道,“沈提督当年逐走了一些想据澎湖的西洋夷人,他可要在南洋和外滇诸藩使团到前把将来的南都打扫干净。”
这句话是吩咐刘若愚的。
南都并不设于现在的广州府,而是朱常洛熟悉的香港、澳门、珠海、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