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一京三都九边十八省 (2/5)
sp; “敢不敢,朕走出这一步了才知道。”朱常洛却站了起来,“回去吧,朕刚才对你们说的,好好想一想。朕离开南京之前,盼你们都有主见和方略了,怎么和北京那边开始商议后面的南京和南直隶改制。”
他起身往后面走,赵世卿等人高呼遵旨,恭送天子。
而后,便是离开这南京紫禁城。
“……到我户部官厅议一议吧。”
赵世卿开了口,其他人自然都凝重地点了点头,默不作声地随他而去。
南京诸部衙,大多就在南京紫禁城的南面,和北京没多大区别。
而昨天面圣之后,今天这一次南京重臣们参加的燕朝上所说的内容过于震撼,他们都需要消化,需要交换意见。
到了南京户部,赵世卿先让闲杂人等离开了官厅。奉上茶之后,就连南京户部右侍郎等人也无法坐过来。
“陛下既然是对我等一起说了大略,其实不怕消息出去。”赵世卿看着他们,“不过,陛下之坚决,诸位也知道了。”
众人都十分沉重地点了点头:连土皇帝这种话都说了,当然坚决。
“意思明白,这回倒希望我等为官身宦途计,一力配合朝廷,把南京和南直隶改制做好。过去种种,将来不能如此了,要议的无非是诸位有什么隐忧在身,免得将来走不上那出路。为此,还是先守口为好。御驾离京前,没什么不能先私下里说好。”
“……”
能放心大胆地说吗?
南直隶疆域广阔,形势堪称龙蟠虎踞,襟带长江而北控黄淮,财赋、物产、文教都甲于天下。
它的出现,是由于大明立国从南打到北,当初设计的目的基本源于军事:尽可能让南京控制附近的军事节点。
比如:
控制了九江以下的长江两岸,所有可以渡江进攻南京的渡口都在南直隶手中。
控制了从长江上游顺流而下进攻南京的门户安庆。
控制了淮东淮西这个“守江必守淮”的北部防线。
控制了北上进攻的战略要地徐州。
那是由于大明立国之时,南京确确实实就是国本。在大明疆域未稳的情况下,当然事事以中枢为先。
只要定都于南京,南直隶的存在没有半点问题。
现在问题来了,而且已经存在两百年。
时刻担心北京灭亡才需要一个备份朝廷,而大多数情况下,南京和南直隶仍如旧制的核心功能却是维稳。
维朝堂斗争的稳——有个养老去处,地位、权力都有一些。
维朝廷财政的稳——江南只要不捣乱,安心供着北京,那有些事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大明只需要付出一部分成本就够了。
现在皇帝说:南京顶多算个财计国本、人才国本,南京和南直隶都要改制。
实质上朝廷早已通过设置诸多巡抚切割着南直隶的权力,加强朝廷对于江南的控制力。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