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163章、新政的苗头 (3/3)

sp;  按规矩摊牌银子,和私底下孝敬所积累的人情,那哪能一样?

    无非一份银子有两个回报,既维持了地方官衙的运转,又把地方官吏变成了自己人。

    如今要严格遵循优免政策的话,乡绅大户既损失了一份投献之民的田租,又要像普通百姓一样摊牌役银,还得不到地方官的私人交情。

    “只怕是大势所趋,想想清楚吧。万事开头难,但这个局面只要打开了,以后县衙上下都是宽裕的,在地方也能一言九鼎。陛下在朝会上是震怒异常的,如今若给了地方这么大的好处,地方若仍旧畏首畏尾,只怕定有以儆效尤的。二位若犹豫不决,不妨先去信乐平出身在职为官的那几位,也问问他们的意见。”

    陆新义和温平心中一动,这倒确实是个法子。

    他们在别处为官,也会面临这样的压力;他们老家的族人、田地,这次愿不愿意配合?

    “左右还有一段时日,让你们提前知道,是我一片好心。”孟希孔作了作揖,“后面若能和衷共济,本官不吝美言保举你们。县里都要增品官,府里、省里自然也一样。只要这公办银能收得起来,地方就能养更多品官,实俸较过去也多不少。地方乡绅若能俯首听命,难道地方官的日子比过去更差?二位三思。”

    “县尊大人美意,我们记下了。”陆新义和温平看着孟希孔,“我们二人没那么大的能耐,这事能不能办成,还要靠县尊大人。”

    孟希孔只笑了笑:“这事自然能办成,二位说靠我,我靠的却是陛下。”

    他这话说得两人心头一震,似乎这批南下的新官都带着天子的特别嘱咐和信重。

    也许其他仍由旧官管着的州县不会被盯着,但他们乐平肯定会被盯着。

    地方官吏究竟是朝廷的,还是地方乡绅大户的,这句话很重啊。

    何去何从?

    江南大案只掀起了地方赋税实情的一角,皇帝分财权于地方,福祸难料。

    京城里再不以所谓浙党、苏党、北党来划分,人人都看到了新政的苗头。

    于是自然而然要演变成为“新党”、“旧党”。

    内阁、吏部、户部、都察院仍然要花大力气商议出皇帝要求的方略,这些商议没有一次是容易的。

    朝野的议论非常多,财权下放之后的割据之忧被反复提起。

    这个时候,皇帝再次出宫了,他要去巡阅刚刚编整出来的京营。

    似乎也是向朝野传递一个信号:就因为这财权下放有割据之忧,所以皇帝提前就着意了兵权。

    割据一下看看?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消失20年,我归来即最强天师 宗室子(科举) 人类之光安布雷拉 人在死神,开局无限剑制 咦!犯罪系统还能这么用? 被全恶人读心后,摆烂炮灰赢麻了 失业后,被宝藏女孩捡回家 第一废太子 快穿:配角摆烂,师父崩人设了? 诱婚成瘾
相关推荐:
宗室子(科举) 咦!犯罪系统还能这么用? 被全恶人读心后,摆烂炮灰赢麻了 第一废太子 盛世风云铁马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