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二十三回 斗姆宫里千顷月 月观峰上一笛风 (1/3)

      第二十三回

    斗姆宫里千顷月月观峰上一笛风

    那荆侠站在泰山之巅,此时西方云扉已合,自己内心冲虚。转身看,明月升起,月波如花须初醒,瑟瑟地舒伸过来。原来这岱顶之月,自与别处不同,因高而悠,因旷而虚,深远间茫茫幽邃,险峻处柔柔难持,究不知是月辉沾了风丝,还是风魂附着月魄。总之是群峰各有骨法,自占了位置,只待风月的气韵袭来。

    荆侠见月色渐佳,息心修炼,双掌平展,承润接波。只觉意接周天,身括群峰,和风佳月缓缓注入心室之中。月至中天时,已经修炼了一个时辰,荆侠以掌灌顶,收蓄丹田,起身活动筋骨。见月色未老,遂抽出长笛,赋月一曲。

    笛声一起,悠扬千山。它的软翅飞下层层峰岩,跨过数道山涧,直入了斗姆宫里。厢房里,艾姑正托了草鞋发呆,不解为何得了一双草鞋。看那样式别致,做工精巧,须有指力,绝不像山下市井之物,自己宫里的也从不做这样的鞋。仔细嗅嗅,那鞋上有男人的汗味,又不便向众师妹打听。只知道今日来了个同宗的老僧,送下信就匆匆走了,自己倒瞥见他的身影,六十多岁,步履驳杂不清,不像有功夫的人,恐怕也与他无干。正百思不解,那笛声让她抬起头来,放下草鞋,走出房间,看院中一汪好月,才想起今日是中秋。

    这斗姆宫建在山趾间,既远离尘寰,无市声喧嚷;又矮在山谷,无峰顶的急风浓云。固不像峰顶的寺庙那般显赫张扬,所以香火也不甚兴旺,平日里颇为清静,倒是修行的好所在。这里还有一件好处:就是每逢月圆之夜,月色最浓最艳。似从周边高处涓涓淌下,融融地汇在这里。和风微微,也扯不走它,只是撒下细露轻轻抚动,让月色波光潋滟。这月色之妙,须修至澄心空体,虚室生白之时,方能感知。艾姑修为颇高,一见这月色,顿有异感,只觉空在月中,月在空中。

    先赏一阵月,再放那笛声入耳。艾姑听那笛声,不似从山下城中传来,而是北面的山上。不知何人月下弄笛?初时亦不以为意,听了一会儿,稍感清雅,不觉步出宫门,迎着声音,拾阶而上。

    山中阒静,路边商铺闭门合窗,灯火已熄。听那笛声,乃赋山月之妙。艾姑登上一峰,四处一望,果然与宫中之月不同,看那一月皓千山,众峰默立,幽谷已眠。天上一缕,渺渺茫茫,不知是得道的云,抑或生褶的月,似被笛声拂动。艾姑心想,这山路尚未过半,已有异趣,更不知往上如何?遂沿了台阶,轻步登去。

    那笛声乘着月光,轻灵地游弋。有微微颤音,恰如月光成结,稍一回漩,即又沿着山谷,悠悠流下。谷中轻霭,本即濛濛,覆了一片月光,愈显痴迷,直如艾姑的表情,玉洁的脸上,略带茫然;而笛声又涂上一层,如飞霜一般熠熠灵动,却如她的双眸了。

    看那山中景物,岩额明赫,只顾闻乐欣喜;丛眉墨暗,却为伤神凄然。老松对着树影,不知孰真孰幻;嫩藤伸出细丝,难辨是风是须。石壁的缝隙间滴下水珠,似有感遣怀,溅了一谷的清泠。风指弄翻了叶掌中的寒露,倏然逃去不见踪影。艾姑边行边赏,心想这山上的月色,却是另一番幽境。

    不觉到了云步桥下,秋溪纤弱,流韵低缓。此为山怀深处,恰有险峰一挡,笛声顿稀,难分是笛声还是水声。那二韵合奏,音色互衬,如仙韵一般。

    艾姑伫立良久,微微一叹。那笛声似在高处,遂又上攀。因迷山月之美而始,走了一谷幽思,至五大夫松,笛声竟略带神伤,艾姑心中凄清。到了升仙坊,那笛声渐感孤寒。

    艾姑疑惑道:“那草鞋……难道是他?”那功力、品艺,格调高绝,一曲迷岱岳,世间再找不出第二个,不是他又是谁?想到此,心中情愫涌动,疾步而上。顷刻至南天门,笛声却在月观峰。奔至月登峰,只见一个身影,已到了龙脊山尖,几个起落,不见了踪影,只剩下山松孑然。远望峰壑苍黛,深谷黯然。

    艾姑看那身形,更加了然。此时见荆侠遁去,遂想到,既以草鞋遗我,后用笛声诱我,待我追至,却不交一言,慌忙避去,是何道理?绝望之余,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械魔渊 开局相亲小姨闺蜜,她给的太多了 灭轮 出狱后,我娶了黑道大小姐 天才之上 天逆帝命 爷爷战友赵蒙生,你要强拆我家? 长生从迎娶大嫂妹妹开始 股市小散回忆录 开局当驸马,从文抄公到君临天下
相关推荐:
天才之上 股市小散回忆录 开局当驸马,从文抄公到君临天下 风月外史 小村姑换夫郎,渣前夫破大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