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章:死者关联 (1/4)
庐山市刑侦队的办公室里,晨光透过百叶窗,在桌面上投下细碎的光影。陆衍站在巨大的白板前,指尖捏着一支黑色马克笔,笔尖悬在半空 —— 白板上贴着三张照片,分别是张敏、李强、王娟的证件照,照片下方是密密麻麻的红色线条,试图将三人的社会关系串联起来,可线条最终都断在了半空,像三条永远不会交汇的河流。
“陆顾问,又看了一遍,确实没交集。” 赵雷拿着一叠档案走进来,把文件重重放在桌上,语气里带着点挫败,“张敏是公司行政,家在城东,平时两点一线,除了上班就是和闺蜜逛街;李强是古董贩子,家在城西,常年跑外地收货,客户名单里没张敏和王娟;王娟是中学美术老师,家在城南,刚入职半年,社交圈除了同事就是学生家长,三个人的生活轨迹连个交叉点都没有。”
陆衍点点头,拿起桌上的社会关系表 —— 这是团队熬了一个通宵整理出来的,从户籍信息、工作记录到消费流水、通讯记录,密密麻麻记了整整五页。他翻到张敏的记录页,上面写着 “6 月 15 日(展期第三天)13:45 进入美术馆,14:20 离开”,消费记录里只有一杯奶茶和一张门票;李强的记录是 “6 月 15 日 14:00 进入美术馆,14:50 离开”,中途在美术馆的纪念品店买过一本画册;王娟则是 “6 月 15 日 14:15 进入美术馆,14:35 离开”,手机里还存着当时拍的《月下狐》照片,角度和张敏、李强拍的完全不同。
“时间都集中在展期第三天下午 2-3 点,地点都是《月下狐》展区。” 陆衍用马克笔在白板上圈出 “6 月 15 日 14:00-15:00” 这个时间段,又画了个箭头指向《月下狐》的展品名,“这是目前唯一的共同点。”
“可同一天看画的人不少啊,为什么偏偏是他们三个?” 负责整理监控的小吴挠着头,手里还拿着个计算器,“我统计了,6 月 15 日下午 2-3 点,去《月下狐》展区的观众有 28 个,除了这三个,其他人都好好的。”
这个问题像块石头压在所有人心里。陆衍走到窗边,看着楼下川流不息的车流,脑子里反复回放着案件细节 —— 三人瞳孔里的黑色絮状物、画框背面的能量波动、张敏说的 “狐狸眼神像活的”,还有老李提到的 “画框温度异常”。这些碎片像散落在地上的拼图,只差一块关键的拼板,就能看出完整的图案。
“去调美术馆的入口登记记录。” 陆衍突然转身,眼神变得锐利,“不是电子预约记录,是现场登记的纸质表 —— 有些观众可能没预约,现场登记进入,说不定能找到其他线索。”
赵雷立即安排人去美术馆调取。一个小时后,纸质登记本被送到了办公室。封面已经被翻得有些磨损,里面的字迹五花八门,有工整的楷书,也有潦草的行书。陆衍和团队成员围在桌前,一页一页地翻找 ——6 月 15 日的登记页上,张敏、李强、王娟的名字赫然在列,旁边还写着联系电话和进入时间,和之前的电子记录一致。
“等等,这里有备注。” 老周突然指着张敏名字旁边的一行小字,字迹很淡,像是用铅笔写的,又被蹭掉了一半,“好像是‘画中狐…… 活’?”
陆衍赶紧拿过登记本,借着台灯的光仔细看 —— 确实是 “画中狐眼神似活”,虽然只有几个字,但足够清晰。他心里一紧,抬头对赵雷说:“查一下 6 月 15 日下午负责入口登记的工作人员,我要知道当时的情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