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 3 章:画框疑云 (1/5)

      市立美术馆的晨光比昨日更盛,透过三楼展区的天窗,在《月下狐》的防弹玻璃展柜上投下菱形光斑。陆衍推开美术馆侧门时,技术组的人已经在展区外等候 —— 老周提着工具箱,小吴抱着紫外线灯,连平时负责记录的实习生小林,都攥着个笔记本站得笔直,显然是提前做足了准备。

    “陆顾问,画框周边已经清场了,除了值守的两个人,没其他人靠近。” 老周迎上来,眼镜片上沾着点晨露,他下意识地用袖口擦了擦,“我们按你说的,把展柜稍微往外挪了点,画框背面能完全露出来,方便检查。”

    陆衍点点头,目光扫过展区。隔离带依旧围着,但比昨日多了个临时工作台,上面摆着各式检测仪器 —— 木材密度仪、便携式光谱仪、能量波动检测仪,还有几排贴好标签的密封袋,等着装可能提取到的样本。他走到隔离带前,先没进去,而是隔着玻璃看了眼画中的白狐 —— 晨光下,狐身的白色颜料泛着温润的光泽,狐眼的琥珀色像是融进了真实的月光,比昨日更显灵动。

    “先查画框正面和侧面,重点看材质、磨损和拼接处。” 陆衍戴上手套,接过老周递来的木材检测笔,笔尖的银色探头在晨光下泛着冷光。

    展区内很静,只有仪器启动的轻微嗡鸣。陆衍蹲在展柜旁,将检测笔的探头贴在画框正面的红木上。笔身显示屏瞬间亮起,淡蓝色的数据流快速滚动 ——“材质:民国时期大红酸枝红木,年份约 1925-1930 年,密度 0.89g\/cm³,含水率 12%,符合民国红木家具特征”。

    “果然是老红木。” 老周凑过来看显示屏,声音压得很低,“你看这木材的生长纹,是典型的南方大红酸枝,民国那会儿很流行用这种木材做画框,因为密度高,不容易变形。”

    陆衍没说话,手指顺着画框的侧面慢慢移动。红木的包浆很均匀,是岁月自然形成的深褐色,指尖划过时有细腻的磨砂感 —— 这不是人工打磨能仿出来的,只有常年被人触摸或存放得当,才会有这样的包浆。他在画框左下角停住,那里有一道约三厘米长的磨损痕迹,边缘的木质微微泛白,像是被什么硬物刮过。

    “小吴,拿放大镜来。” 陆衍抬头。

    小吴赶紧递过一个高倍放大镜。陆衍将放大镜凑到磨损处,晨光透过镜片,将木质纹理放大数倍 —— 磨损痕迹呈不规则条状,木纹断裂处很自然,没有近期打磨的光滑感,甚至能看到几丝嵌在木纹里的旧灰尘。

    “是老伤。” 陆衍放下放大镜,语气肯定,“应该是民国时期搬运时,不小心蹭到了硬物造成的,你看这灰尘的氧化程度,至少有几十年了。”

    老周点头附和:“我刚才也看了,这磨损处没有新的木质暴露,说明近几十年都没被碰过,画框应该是一直保持着这个状态。”

    接下来是拼接处。《月下狐》的画框采用的是民国常见的榫卯结构,四个角的拼接缝细如发丝。陆衍用指尖沿着拼接缝划过,没有任何胶水溢出的痕迹,榫头与卯眼严丝合缝,甚至连最容易松动的上边框,都没有丝毫晃动。小吴拿着手电筒,在拼接缝处照了照,也没发现撬动痕迹 —— 既没有工具刮过的划痕,也没有榫头变形的迹象。

    “画框没被动过手脚。” 陆衍站起身,绕到展柜侧面,看向画框与画作的连接处。画绢的边缘被牢牢固定在画框内侧的卡槽里,没有脱落或撕裂的痕迹,连固定用的棉线,都是民国时期常用的粗棉线,颜色已经泛黄,与画绢的老化程度完全匹配。

    “该查颜料层了。” 陆衍对小吴说。

    小吴立即打开紫外线灯。淡紫色的光线透过防弹玻璃,均匀地覆盖在《月下狐》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逍遥无敌天尊 闪婚后,娇软的她将他撩成绕指柔 开挂后,我成了最强驭兽师 穿成灭世大魔王的心尖宠 混沌天枢 火红年代:女知青送上门,我靠种田养家 躺平:被绑定后我靠老公修为带飞 天降神豪系统,我成了大佬们的白月光 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 嫁给疯批太子冲喜后
相关推荐:
逍遥无敌天尊 火红年代:女知青送上门,我靠种田养家 天降神豪系统,我成了大佬们的白月光 死亡亿次,我复制天赋杀穿万族! 江北往事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