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379章 华语影坛的封神之作 (8/9)

/>

    但是能兼顾到如此地步,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最后一位获得提问机会的是资深影评人,问题直指影片灵魂:

    “洛导,刘老师,我观影时最大的震撼,恰恰不是画面,而是那种渗透骨髓的残酷现实主义,饱和式救援的概念贯穿始终——我们看着主角团队历经艰辛,但杭州地下城还是瞬间熔毁,35万人无声消逝。”

    “许多救援队牺牲在甚至还没靠近目标发动机的地方;连最后刘启想到的点燃木星方案,也是以色列团队早已提出并被判定成功率为零的计划……”

    “这种彻底摒弃个人英雄主义,强调群体智慧和无数‘无价值’牺牲才换来‘有价值’结果的叙事方式,您能谈谈这背后的创作理念吗?在好莱坞个人英雄主义大行其道的今天,这样做的勇气来自哪里?”

    这个问题引发了全场更深层次的共鸣。

    尤其是影视圈的业内人士,就连冯小刚、陈凯歌等导演都凝神细听。

    是的,这部电影简直把反个人英雄主义贯彻到了极点。

    每一步都在强调着不是非你不可,每一段剧情都在强调着团队协作。

    且不说前面王磊,刘启他们救援队做的“无用功”,就连全剧最能体现个人英雄色彩的地方——刘培强带着空间站点燃木星,也都不是完全的个人英雄主义。

    不止一个观众或记者注意到了,在刘培强跟空间站的人工智能争斗时,其他休眠仓也有人苏醒过来,并肯定进行了反抗。

    这不仅牵扯了人工智能的一部分精力,而且还意味着——如果刘培强失败或者选择妥协,一定会有另一个人,乃至好几个人站出来,完成这项伟大的任务。

    只不过恰好这个人是他罢了。

    至于刘培强在抗争的过程中,被朋友舍命救助,以及那句“航天站可是我们俄罗斯修的”,还有地面救援行动中各国的支援,就更是深切的体现着这一点了。

    至于洛珞对此作何表达——

    他沉默片刻,眼神扫过台下无数双因影片而湿润、或充满思考的眼睛:

    “勇气或许来自对故事本质的尊重和对我们文化内核的理解。”

    他缓缓道:

    “饱和式救援,核心不是渲染英雄,而是描绘绝境下人类作为整体发出的悲壮呼号与不屈意志。”

    他望向观众:

    “这精神内核深深植根于原著,灾难面前,个人之力渺若尘埃,杭州的消逝是冰冷的现实;救援队前赴后继的牺牲是残酷的真实。”

    “即便是刘启和朵朵他们,也只是庞大救援网络中侥幸生存并最终抵达‘点’的一支力量,他们的‘灵光一闪’其实只是全球无数大脑思考中终于被付诸实践的一个链条。”

    洛珞的声音带着力量:

    “这并非悲观,而是用最直白的方式诠释了‘希望’的重量——它并非某个英雄天降神赐,希望是无数人用意志、智慧、甚至无名的牺牲堆迭出来的最后一条生路。”

    “刘培强的点燃空间站不是个人救世,是在饱和式救援走到尽头,所有地面力量穷尽后,人类精神火种所能做的最后一次‘饱和式冲击’!”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从海贼开始做革命导师 绝世天骄 这个忍者会开基因锁 天穹帝尊 李二读心我慌,高阳追夫泪狂 红楼之黛玉长嫂 高冷女王赖上我 神庭大佬重生记 那货带去的景区能修仙考古! 穿书八零:军嫂科研创业一起抓
相关推荐:
高冷女王赖上我 那货带去的景区能修仙考古! 穿书八零:军嫂科研创业一起抓 睡了全球首富,他居然是初哥! 乡村风流傻子神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