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混成京大合伙人了? (2/5)
士待遇的话,一般我们是拨付出2000万的基础学科建设经费,再加上我们用1:0.5的比例追加资金,其中30%可以用于国际人才引进,现在我们就是调整我们的追加资金,反正总共给到他手里的,要有3000万,解除引进限制,报告的时候可以把他的国际人才引进资金摊到其他院士名下,没问题吧?”
周其凤沉声回答道。
这个问题在召开局长会议之前,他就已经考虑好了,这就是他的方案,他最后的没问题,问的是数院和信科院的那几位院士,因为许青山的科研团队相关,在他看来,应该也就是引进一些计算机和数学的人才。
这也好在京大有这么多的院士可以给许青山当后备隐藏人员,不然要是换成那种学校里只有一两位院士的普通大学根本就没有办法如此操作。
“然后就是配套设备的问题,许青山现在团队在的那栋小楼整栋楼的使用权就交给他了,不过那个场地也还有限,我考虑把校南新建的一栋楼留给许青山做科技园。”
“科技园?”
“对。”
周其凤眼光闪过一丝光芒。
“许青山本身做到的事情就不是常人能做到的,那我们京城大学也能用一些非常规的模式来让他对我们京城大学有更深的认可感。”
“我打算用一种创新的模式,也就是薪酬加股权的模式,让许青山的研究团队能够通过我们京城大学的科技园持股平台来获得他们科技成果的转化收益。”
“这个科技园的股份比例,我们和青山事后再详谈,但这件事就这么定下来,你们没有意见吧?”
周其凤目光闪烁,观察着在场的院士大佬们。
他是迫不得已说话强硬一些的,因为这样的薪酬待遇已经突破了院士级别的待遇天花板。
哪怕是眼前这些为京城大学奉献了一辈子,老院士也没有得到过这样的待遇。
实际上在后来京城大学也同样开创性地用这种模式引进了某位菲尔兹奖得主,只是许青山的出现让这种模式提前八年面世。
“我们没有什么意见。”
众院士互相看了看,最后还是张老院士笑着说道。
“小周,你不用太在意我们的看法,毕竟,一个19岁的天才数学家,本身就不需要被那么多东西束缚,只要你能把人留下来,我们数院能掏的东西是都会掏出来的。”
张老院士近些年其实已经不怎么喜欢在外面抛头露面了。
但若是有人真的提起数学界的京大学阀,那势必要谈到这位张老院士,毕竟刚刚发言的那位文院士就是他的小舅子。
“而且你提出来的这个科技园计划,我觉得挺不错的,要是让小许能够在我们金大多一些牵挂,让他以后回来的机会也多。”
张老院士笑眯眯地表态,这就代表这事定下来了。
“好。”
周其凤点了点头。
“那我就大胆地把我预想的待遇都说一下吧,大家根据想法建议修改。”
“刚刚重点提到的那些就那样安排接下来是生活保障的部分,住房方案的话,我们之前给青山提供了一套燕东园,不过就我现在的了解,青山的对象和妹妹都在我们京大读书,他的外婆也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