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26章 询问 (2/3)

,绝非胆囊阑尾切除能比。

    但一年做一千多例胆囊阑尾切除,且没有一个病人出现问题,这也同样证明了医生的实力不错,非常厉害。不要觉得胆囊切除阑尾切除是小手术,就不重要,别忘了,大多数普通人都不会生大病,只有小病小灾。

    每年需要肝移植的人才多少?很少很少,可阑尾炎胆囊炎有多常见?

    也就是说,这个医生虽然做的都是小手术,但切切实实的在一年里治好了上千个病人。

    两者对比孰高孰低?

    再比如有些医生做手术的时候,是挑病人的,只挑自己能做的做,不做的直接拒绝,成功率百分之百,而有些医生做手术,来了就给看,来者不拒。

    这两者对比又孰高孰低?

    正因为这种按临床能力的对比,根本无法量化,而年龄到点就升,这种制度漏洞更大,很容易尸位素餐,更不行,无奈之下,这才引入了第三方考察方式——科研。

    别的东西量化不了,科研总归是能量化的,最起码可以看你发了多少论文。看你上了什么级别的期刊。

    为了适应考察,现在各大医院里,就出现了很多科研型医生,科研很强,很能发论文,可就是临床不咋地。

    比如某医院的一个博导,做手术的时候身边一定要跟一个副主任医师,这就是因为这个博导是靠发论文上去的,手术非常一般,一旦手术出了问题,就由副主任医师上台。

    可这事儿老百姓不知道啊,老百姓只能看懂职称,一看这个医生是主任,副主任,博导硕导,就觉得是专家,很厉害,根本不明白其实这个专家的名头是靠论文推上来的,和医术高低无关。

    梁瑞昌是普外出身,对科研这个事儿重视,但也没那么重视。在他看来,医生科研重要,但临床更重要,医生的主职毕竟是治病救人,光发论文不会临床,岂不是庸医?

    当然,要是两个都具备,那就更好了,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科研方面也很强,在《NatUre》《Cell》上发表过多篇论文,还都是以第一作者的身份。”

    “啊?”梁瑞昌目瞪口呆。

    《NatUre》《 Cell》这两个可都是顶刊,随便能有一个以一作身份发表的论文,就已经非常厉害。某大学附属医院副教授,就是因为发表了一篇NatUre,奖励了100万,直接成为了该校学科带头人不说,还从副教授直升教授博导,成为了实验室副主任。

    虽然这个大学和附属医院比较一般,和东海大学以及东大一院差的老远,但一篇《NatUre》就得到了这么多的奖励,足以证明《NatUre》的影响力。

    “他这么厉害?”

    手术厉害,科研也厉害,要这么说,这个许源岂不是个医学天才?

    “是,不过这里面也有他导师的功劳,那时候他还读博士。”

    “他导师是?”

    “协和的赵玉培院士。”

    “哦……”

    梁瑞昌恍然。

    身靠大树好乘凉嘛,怪不得能发这么多顶刊。

    但是能上一作的话,也证明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童年回忆:从神奇阿呦开始 七零:娇娇军嫂搬空仇人钱财养崽 缔造美利坚:我竞选经理是罗斯福 都市风水师:掌纹定龙脉,一剑镇幽冥 退婚后,我竟查出肚子里有四胞胎 明月娇 资质平平?我靠融合武学卷死全宗 医毒双绝:穿越王妃斗天下 大医:我都成主任了怎么才来系统 人在淞沪:开局诛杀系统!
相关推荐:
缔造美利坚:我竞选经理是罗斯福 大医:我都成主任了怎么才来系统 开局演乌鸦哥,成港片反派专业户 美食:带双胞胎去幼儿园当大厨 一刻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