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询问 (1/3)
“小沈,记者们要采访的那个医生,就是你之前非要你挖来,跟我要编制要待遇的那个医生,对不对?
东大一院党委书记办公室里,书记梁瑞昌看着抖音上已经有好几百万点赞的视频,笑着问。
沈严正襟危坐的点头,身上哪还有急诊中心大主任的范儿。
“是,老师,就是这个人。”
“你联系他了吗?采访来不来?”
“联系了,他说太麻烦了,不来,还说他是医生,治病救人是他的天职。”
“采访都不来?这么难得的出风头机会他都不要,这小子还挺淡泊名利。”
“是啊,要是我年轻的时候有这个机会,肯定说什么都要在媒体面前露露脸。”
“嗯……”梁瑞昌眯起眼,看着手机感叹:“这小伙子长得是帅,怪不得这么多小姑娘喜欢,我看他抖音号粉丝抖音都九十多万了,估计百万粉丝也指日可待。”
“……”
沈严一脸茫然,他不知道梁老师突然找他说这些是什么意思,但梁老师现在说,他也只能听。
“这小伙子长得帅归帅,医术怎么样?行不行?别是个绣花枕头,只有外面好看。”
“老师,这您就说错了,许医生的医术很强,不论是诊断还是手术,都非常厉害,别看他才来咱们医院小半个月,但在急诊中心已经是有口皆碑,不论是医生还是护士,提起许医生,都竖起大拇指,说许医生厉害。”
“是么,这么厉害?!”
梁瑞昌这下真惊讶了,他怀疑许源的医术,原因无他,主要是许源还太年轻。临床医生,尤其是外科医生,学习知识很重要,但在面对病人的时候,更重要的是经验的积累和实践,梁瑞昌本以为许源这么年轻,肯定没什么经验,没想到沈严居然给了这么高的赞誉。
沈严是他的学生,他对沈严自然是非常了解。沈严这个人,对自己的手术能力是非常自信的,能让沈严这么自信的人,都说出医术非常好的,那应该就是非常厉害。
“那他科研呢?他科研方面怎么样?都发过什么论文?”
现在的医生可不是只要求你医术好,那是在你医术好的同时,在科研方面也得能为。在医疗圈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叫临床为本,科研为魂,这话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医生没有科研,就相当于是行尸走肉,没有灵魂。
甚至可以这样说,现在对医生的考核,科研层面远远大于临床实践。
当然,这个思路也不能算是错,上面定下来根据科研确定医生的能力和能否晋升,也是无奈之举。
这里面最大的原因,就是医生的临床能力是没有办法量化的,也就是说没有办法互相对比。
假设一个医生一年做一千多例多例胆囊切除手术,还有不计其数的阑尾,每一个手术都做的很好,没有任何一个病人出现问题,在同事,病患之间,也是有口皆碑,
另一个医生一年只做几十台手术,但做的是复杂的肝移植手术,还有失败。
现在这两个医生都要晋升,但只有一个名额,这一个名额给谁?
你要是按临床能力对比,根本对比不出来。做肝移植手术的医生虽然一年只做几十台,甚至还有失败,可肝移植是高难度手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