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皇帝日记:我当知县的日子 (6/14)
nbsp;此时的宋煊就在后堂待着,张利一则是跟着郭恩在后院习武,顺便看看人家做饭。
张利一是一丁点都不猖狂了,他发现自己连年纪不大的郭恩都打不过。
这小子猛的很。
以至于让张利一产生了一种这么多年,他都白练武的挫败感。
而作为“临时知县”的赵祯,则是饶有兴趣的站在前堂。
他瞧着这帮人争先恐后的来交税。
官府收税,什么时候都是一件难事。
无论是黎民百姓,还是富商豪绅,对于从自己口袋里往外掏钱,交上去这件事,都十分的抵触。
所以王朝给他们开了口子,成为进士,就有了免税的权利。
其余人则必须要老老实实交税。
但是灾荒年多了,百姓就不能如实交税。
官府收不上来税,就容易出问题。
作为皇帝,赵祯是特别愿意见到有如此多的人来交税的场景。
这意味着朝廷可以拿钱,来做出更多的事。
大宋除了要支付许多俸禄外,最大的支出就是赈灾。
赵祯光是当皇帝这几年,就发现天下各地总是会发生自然灾害。
连东京城每年都会闹上一次洪水,其余各地旱灾水灾的也没少报。
一旦发生灾祸,朝廷自是需要大笔钱支出。
以至于如今久病成医,大宋针对自然灾祸的处理,当真是比前朝强上许多。
不说大宋的百姓有福,至少比前朝运气好上那么一星半点。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情况不能避免,但随着厢军制度的建立,也大幅度减轻。
毕竟加入厢军,也就是让你混个低保,吃不饱也饿不死,不至于去造反。
赵祯想要平定西夏、修缮黄河,收复燕云十六州。
但这都需要很多钱才能办成喽。
别说国库的钱不多,就算赵祯想要用自己的内库支援,都拿不出来十万贯。
赵祯观看了一会,便带着人去后堂了。
他是有些不理解,以前这些人都不主动来交税。
如今宋煊就是发布了一个简单的布告,便许多人来争前恐后缴纳欠税。
赵祯走进门,瞧着宋煊颇有些悠闲的看着开封县的各种账册。
“十二哥。”
“回来了。”
赵祯一进屋子里就感觉凉爽许多,他坐在一旁:
“那么多人来交税,你都不去看看?”
“有什么可看的?”
宋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