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69章 抢女婿大战前夕 (8/14)

大宋官场。

    他们自是要努力为自家女儿抢夺一个有前途的好夫婿,同时也是为了家族着想。

    宋代平民子弟通过科举实现向上社会流动的同时,官僚阶层的子孙也在进行着社会流动。

    他们中,有的可能是“皇恩浩荡”,或一代比一代强,所以能够保持自己的家业不墮,甚至继续向上流动。

    但是,俗语说,“富不过三代”。

    大多数的官宦人家,必然是向下的社会流动。

    如太宗末年出任宰相的吕端,有“吕端大事不糊涂”之称。

    因为他力拥真宗为帝,真宗继位后对他一直照顾有加。

    就是这样一位元老重臣,咸平三年(1000)去世后,至景德二年(1005),仅五年时间,家道就迅速中落,负债累累,其子孙、兄弟,“又迫婚嫁,因质其居第”。

    真宗为此出内府钱赎还之,“又别赐金帛,俾偿宿负”。

    另一位真宗朝宰相毕士安,出任显仕多年,他去世后,“四方无田园、居第,没未终丧,家用已屈”。

    幸亏王旦给他提了一嘴,真宗皇帝才从新赐给他家五千两,给他两个儿子、一个孙子授官。

    这种情况不仅北宋大量存在,南宋也不少见。

    因此,当时一些头脑比较清醒的士大夫,已经深感世代保持家业的不易。

    曾与吕端并相的李沆,治第封丘门内,厅事前仅容旋马,有人向他提出,以为太隘。

    李沆回答道:“居第当传子孙,此为宰相厅事诚隘,为太祝、奉礼厅事已宽矣。”

    就算是配享太庙的李沆,当真如他所说的那般。

    几个儿子早夭,如今他儿子也不过是个正八品的大理评事。

    可是这种官是阶官!

    (就是寄禄官,家族全都靠着女婿王曾撑着,关键王曾还没有子嗣,落寞是早晚的事)

    而名相李沆的孙子,确实是一丁点信息都没有,连个官身都没有了。

    这类情况的普遍出现,致使宋人有“盛衰之变,何其速也”之叹。

    宋代官员俸禄优厚,恩荫盛行,官僚阶层的沉沦,当不至于如此迅速堕落。

    就算大宋恩荫盛行,官员也无法可以通过恩荫,让子孙世代做官,以保证门第之不墮。

    宋代恩荫不仅授官低,而且升迁亦远较进士出身者缓慢。

    即使位极人臣的宰相之子,亦只授从八品的将作监丞。

    多数官员的余亲,只能授试衔、斋郎之类长期不得放选又无具体差遣的小官。

    小官的俸禄,温饱即可,若是家里人口太多,那还得省吃俭用才行。

    与进士出身者相比,恩荫出身的官员升迁也缓慢得多。

    年轻从政,白首归家。

    大多数人终生在“选海”中翻滚,进不了京官行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重生之金融巨匠 狂啸 全班穿进古代,大臣求我们别作了 新搬来的邻居 仙帝归来:把老婆女儿宠上天 前夫穿成二哈破案,我成警局团宠 乱武从拜入武馆开始 港综从九龙城寨开始 道门无上 都重生了谁还当打工人啊
相关推荐:
全班穿进古代,大臣求我们别作了 仙帝归来:把老婆女儿宠上天 从小小仙吏到掌天圣人 三兴季汉 离婚第三年,十七岁的前夫穿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