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抢女婿大战前夕 (7/14)
用双手背后笑了笑:
“就算是借贷也要把婚事搞的红红火火的,我老曹也能有一个连中三元的女婿来。”
作为一个武将,可是太需要进士来光耀门楣了。
尤其还是连中三元的状元郎!
曹利用可以肯定,别看王曾牛气哄哄的,可是他连中三元的年岁不如自家好女婿小!
谁更厉害。
一目了然。
将来定能压他一头!
听到借贷的话,曹夫人也没言语。
家中这么多年的俸禄以及把钱放在大相国寺去放贷收取利息,不至于嫁女儿就亏空。
“此事你可是告诉了清摇?”
“未曾。”
“那你告诉了十二哥儿?”
“未曾。”
曹夫人十分不解:
“如此好消息,你怎么瞒的死死的,还不是来消遣我的?”
“明日自是会分晓,我若收早告诉他了,十二哥儿如何能激动不已?”
“我看女婿是个沉稳的性子,定然不会大喊大叫的。”
曹利用嘿嘿笑了几声:
“甭管,明日一早,咱家便全都出发前往贡院外,提前占个好位置,去瞧瞧热闹。”
“倒也好。”
曹夫人应了一声。
一般待到金榜题名的时候,东京城才会有许多权贵观看。
主要是想要与新科进士联姻。
如此一来绑定家族后,新科进士为官后,也就有了裙带关系,在官场当中也能得到照拂。
双赢的结果。
有宋一代,奉行崇文抑武政策,文人士大夫的地位被提高到从未有过的高度,往往一首小诗、一篇小文,就能名扬天下。
然而,单有才气、名气,是不可能轻易进入官僚阶层的,
即使靠运气或者祖上的荫德受了官爵,也会因为功名来得太轻巧而被人耻笑和鄙薄。
所以,文人要堂堂正正步入上流社会,成为峨冠博带中的一员,必经科举考试,这在当时乃是“自古华山一条路”,别无他途。
有些恃才傲物的文人哪怕已经受恩荫封了官,也仍然坚持参加科考,不屑于坐享其成。
文人一旦金榜题名,则从此锦衣玉食,一世无忧,而且腰板挺得笔直,踌躇满志。
但是如今随着越来越卷,东京城的富贵人家已经不满足于殿试过后再进行榜下捉婿,而是要提前锁定目标。
省试就是一个极好的途径。
通过省试,举子半只脚就已经踏进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