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清军东进半岛,朝鲜改藩易主 (4/6)
;皇太极并不急于攻城,而是传令后方:
“速携红衣大将军炮及一切火器前来,为攻城做好万全准备。”
时至年底,皇太极在南汉山城西侧设立御营。
他命令麾下清军攻占汉城,搜捕躲藏的朝鲜军民,掠取财物牲畜,供给大军欢度新年。
崇祯十年正月初四,后方三顺王的火炮部队,终于抵达了城下。
得到火炮后,皇太极依旧不急于攻城,反而将御营移至汉江北岸,继续对山城实施严密封锁。
他采取围点打援的策略,持续消灭朝鲜有生力量。
从十二月到正月,几路主要的朝鲜勤王军相继被歼灭,南汉山城彻底成为一座孤岛。
正月十七日,皇太极向困守孤城的李倧发出了最后通牒:
“欲生耶,亟宜出城归命;欲战耶,亦宜亟出一战。”
李倧见各路勤王军相继被灭,而自己的亲爹大明,也没有来救的意思。
再加上内无粮草,突围无望,终于放弃了抵抗的念头。
他派出使臣,表示愿意投降,对清称臣,并试探性地提出了一些保留体面的条件。
但此时,战场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皇太极手中,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谈判桌上更不可能得到。
为了彻底粉碎李倧的侥幸心理,正月二十二日,清军在多尔衮的指挥下,对江华岛发动了渡海战役。
朝鲜的庙社神主、世子嫔、两大君、元孙等王室人员,以及大臣家眷都藏身于此岛。
江华海峡历来被朝鲜君臣视为天堑,时值严冬,海水冰冷刺骨,海面上还漂浮着冰块,渡海难度极大。
然而,多尔衮指挥清军,利用红衣大炮的掩护,强攻江华岛北面的甲串津渡口。
朝鲜水军本欲出击拦截,不料海水突然退潮,朝鲜水军被困在了距离甲串津数百步外的海域无法动弹。
多尔衮趁机率军猛攻,迅速拿下甲串津,成功登陆了江华岛。
岛上的守军全军覆没,藏身在此的朝鲜王室成员、宗室、以及众多大臣的家眷,全成了清军的俘虏。
后方沦陷,家眷尽数落于敌手,南汉山城中君臣战心尽失。
正月二十三日夜,清军将红衣大炮等推至前沿阵地,对南汉山城进行了猛烈炮击。
史载:
“炮丸大如鹅卵,或有如小儿头者,能飞越冈峦,乱触宫墙。”
“声震天地,昼夜不绝,城中之人比比中死,堞所触皆崩溃,人心因此大汹。”
在火炮的威胁下,李倧再也顾不得任何条件,连夜派出大臣,向皇太极呈上了降书,只求保全姓名。
皇太极接到降书后,宣布赦免李倧“不尊王化”之罪,同时又提出了十一项条件:
一、朝鲜必须立即缴纳明朝颁赐的所有诰命、册印,彻底断绝与明朝的宗藩关系,停止使用明朝年号,尊奉大清为正朔。
二、朝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