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清军东进半岛,朝鲜改藩易主 (5/6)
国王需将世子及另一名王子送往大清为质,朝鲜各大臣亦需派遣子弟入质。
三、朝鲜有义务协助清军攻打明朝,当前的首要任务,便是配合清军攻取皮岛。
四、每逢大清皇帝寿辰、元旦、冬至及皇后、皇太子诞辰,朝鲜须依照昔日朝贺明朝的礼仪规格,遣使奉表朝贺。
五、凡被清军俘获后渡过鸭绿江的朝鲜人,若逃回朝鲜,必须遣返给清朝,不得收留,但允许其家属出资赎回。
六、朝鲜王室需与清朝宗室贵族联姻,以固“盟好”。
七、朝鲜不得再修缮任何新旧城池、城墙及堡垒。
八、朝鲜需将境内所有瓦尔喀人送还大清。
九、允许朝鲜继续与日本进行贸易,但朝鲜有义务协助大清与日本建立联系。
十、禁止朝鲜与图们江外的瓦尔喀人进行贸易,若发现此类人员,须逮捕并移交清朝。
十一、朝鲜每年需向大清缴纳巨额岁贡,具体品种数量再行商议。
当李倧看到这份条约后,气得差点没晕过去,这和亡国有什么区别?
见此情形,朝鲜群臣纷纷上书劝谏道:
“称臣奉朔之后,则更无可为之事。”
“今日之势,少无以兵力,击却之路,亦将奈何哉?”
“今日之权,都在于彼,势难争阻矣。”
大概意思就是,事已至此,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除了接受,别无他路,至少还能保全宗庙社稷和李氏王统。
大臣们愿意给台阶,李倧也并非不识好歹之人,于是便应下了皇太极的所有条件。
正月三十日,在汉江边上的三田渡,两国举行了受降仪式。
朝鲜国王李倧脱下王袍,身穿表示罪臣的青色布衣,向端坐在黄罗伞盖下的皇太极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礼。
随后,他又在那份满是屈辱的城下之盟上,盖上了朝鲜印玺。
这场战争,清朝方面称为“丙子之役”;而在朝鲜历史上,则被称为“丙子胡乱”。
而这份条约,则被称之为《南汉山城条约》、《丁丑条约》。
至此,自诩为“小中华”的朝鲜,正式脱离了两百余年的明朝藩属体系,沦为了大清的藩属国。
丙子胡乱和《南汉山城条约》对朝鲜的影响是深远且致命的。
政治上,朝鲜被迫屈从于清朝,权威受损,陷入了长达两百多年的屈辱期。
经济上,巨额的岁贡成为朝鲜人的沉重负担,严重损耗了国力。
军事上,不得修筑城防的条款使其门户洞开,国防完全依赖于大清。
更重要的是,朝鲜与明朝的传统纽带被强行割裂,其文化上的“尊明攘夷”思想被彻底打断,从而形成了长期的内在矛盾和痛苦。
而对于大明而言,朝鲜的改藩易主,同样也是政治、军事、经济上的三重打击。
从政治上看,大明“天朝上国”的宗藩体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