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集 寒门出奇女 (1/11)
场数:约30场
时长:45分钟
类型:历史\/传奇\/悬疑
本集简介:
宋太祖开宝二年,蜀地军官刘通之妻庞氏诞女前夜梦明月入腹,诞下刘娥。三日未满,刘通战死沙场的噩耗传来,抚恤金蹊跷失踪。庞氏无力抚养,将襁褓中的刘娥送往眉州庞家庄娘家。刘娥在外婆家历经贫寒,五岁遭邻童羞辱时初显刚烈,十岁随姥爷赶集目睹世态炎凉,十二岁为贴补家用街头击鼗卖艺,屡遭地痞王二狗骚扰,幸得张屠户与市井百姓相助。十三岁偶遇神秘白发老者赠《论语》,书中夹带的半片兵符残片,与父亲遗物中的玉佩纹路暗合,让她惊觉父亲战死另有隐情。黄昏时分,刘娥凝视书卷,窗外黑影一闪而过,命运的齿轮悄然转动。
主要人物:
1. 刘娥:0-13岁。出生伴“明月入腹”异象,父亡后寄人篱下。幼时隐忍懂事,少年时以击鼗卖艺为生,容貌清秀,嗓音清亮如泉。眼神藏着超越年龄的坚韧与慧黠,十七岁因半片兵符残片对父亲死因生疑,内心埋下探寻真相的种子。
2.庞氏:25岁。刘娥之母,出身没落书香门第,通文墨,外柔内刚。夫亡后被诬陷私藏军饷,抚恤金遭克扣,被迫弃女。随身携带刘通遗留的双鱼玉佩,暗中打听丈夫死因,对女儿怀有深重愧疚。
3.姥姥:50-63岁。刘娥外婆,蜀地农妇,面容沟壑纵横,手掌布满老茧。年轻时曾随夫避战乱,深谙生存之道。对刘娥严厉却暗藏温情,深夜纺线时会偷偷给外甥女缝缀补丁,是家族的“定海神针”。
4.姥爷:52-65岁。前乡塾先生,因直言顶撞县丞被罢黜,左腿残疾。常穿洗得发白的青布长衫,随身携带磨损的《论语》。教刘娥识字唱曲,临终前将藏有兵符残片的旧书托付于她,临终遗言“沙场月色,不照无名骨”。
5.王二狗:30-岁。华阳镇地痞,曾为粮仓看守,因监守自盗被逐。嗜赌成性,左臂有刺青“勇”字(实为盗来的兵卒刺青拓片)。垂涎刘娥美色与卖艺所得,多次寻衅滋事,是揭开军中黑幕的关键线索人物。
6.张屠户:40岁。华阳镇屠户,祖传杀猪手艺,左臂有刀疤(实为当年从军时抵御契丹所留)。性格豪爽,暗中保护刘娥,其亡兄曾为刘通麾下亲兵,知晓部分军中秘辛。
7.白发老者:60岁左右。身份神秘,常着洗旧的儒衫,随身携带青铜罗盘。实为前禁军教头,因“陈桥兵变”隐退,暗中调查军中贪腐。赠刘娥《论语》实为传递信息,其真实身份与刘通之死密切相关。
主要场景:
1.刘通军官宅邸(土坯房院落,含产房、堂屋、柴房)
2.庞家庄姥姥家(农家小院,含正房、灶房、猪圈、老槐树)
3.华阳镇集市(青石板街道,含糖画摊、柴草市、屠户铺、戏台)
4.永安军驻地(城门、演武场、军需库废墟)
5.眉州山道(崎岖土路,含老槐树下、山神庙)
第一场
内景·夜·刘通军官宅邸产房
蜀地成都府华阳镇,永安军驻地旁的军官宅邸。
三间土坯房拼凑的院落里,老榆树枝桠在月光中张牙舞爪,像无数双伸向夜空的手。
产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