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紧锣密鼓 (11/12)
sp; 当然,这点怨念,在巨大的惊喜面前,微不足道。
会议结束进行了一半,上面的回复也到了。
京城那边同意了他们的申请,所以彭士禄、赵仁恺和黄旭华他们三人商量了一下,决定他们三人带着几位研究员,一起前往京城,跟这份图纸的设计者聊一聊。
他们一行人没有耽搁,安排好909基地的一切事务,就出发前往京城了。
当他们乘坐的火车抵达京城的时候,晴空万里,似乎在预示着什么。
京城火车站,好几辆汽车停靠在旅客出站口,好几位士兵正在等着。
接到彭士禄他们一行人之后,本来是要带他们直接前往招待所,可赵仁恺他们想着马上见到陈国华。
然而他们舟车劳顿,肯定是需要好好休息的时候。
所以直接去招待所才是最好的选择。
再说了,就算是想要见陈国华,那也是需要看时间吧?
反正今天不适合,因为陈国华并没有在振华研究所内,而是在城外的基地里。
陈国华之所以在基地里,那是因为需要对无人机进行测试。
大型无人机的研发工作,是从九月完成间谍鸽子之后全面启动的,并且还多了黎明发动机制造厂等技术专家。
以及陈国华花费更多的时间参与其中,同时还有就是他花了小半个月的时间,完成了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组解的基本性质的证明过程。
其中的两个数学工具对于解决无人机当中的很多技术问题,有着很大的帮助。
也因此,才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让陈国华他们开始了大型无人机的第一次测试。
“升限高度达到八千米的时候,遇到了云层,遥控通信信号明显减弱”
“满载五百斤重物之后,电池续航里程并不如设计之初的数据,需要电池的优化”
“距离超过十五公里的时候,视频传输速度明显下降,依然存在继续优化的空间”
伴随着一个个测试的完成,陈国华看到数据之后,顿时心中了然。
设计、制造都只是过程,跟结果并不一定划等号。
尽管陈国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非常完美的,也严格监管了各个零部件的制造。
但在最终结果上面,依然还是会存在一定的瑕疵。
对于目前的结果,陈国华并没有觉得太惊讶。
可是,戴希璋、苏学武、朱凡昌、刘晋年、孟德海、安闻川和谢定一等人看到之后,全都欣喜若狂了起来。
特别是苏学武,他今天是特意过来参加大型无人机首次测试,没想到居然会有这么好的结果。
“恭喜陈主任,你们真是太厉害了,居然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这样一台大型无人机的研制工作.”
听到苏学武的恭贺,陈国华微微一笑,道:
“苏书记,这可不止是我们的功劳,也有您的功劳,何况我们也不是三个月内完成的,这个项目从去年就已经开始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