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说服首长,军民合作 (3/5)
的行情很差,大量的公司都在倒闭,各公司降低盈利点带来的优势。
否则没有个千把万的投入,能接得起的大公司看都不会看一眼。
第一个方案完全丢出去外包,只要找到靠谱的公司,好处是速度会更快,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系统开发。
缺点就是费用相对要高很多。
并且在保密性上面肯定会略有不足,后续还需要专门去对此进行保密处理,毕竟是在外面的公司里全程操作。
第二个方案是军区或者战区牵头,组建一个实验室专门用于开发这套系统。
陈军明确的告诉了高首长,以现在军队的情况,单靠军队内部的技术人员,肯定是没有办法完成开发的。
最起码在一年的时间之内,肯定没有办法完成开发。
不是说军队没有大佬级程序员。
而是陈军提出的数字化指挥系统,最多能够动用的资源就是首都战区以内,根本就不可能举全国之力。
国家现在正是改革的势头上,各方面都需要大量的技术人员。
不可能都调过来,开发指挥系统。
所以陈军向高首长提出的建议,就是采用军民合作的模式。
实验室由军队来选址搭建,初级和中级程序员只需进行基础工作,由军队抽调技术人员组成就行。
项目牵头的架构师,花钱从社会上找。
社会上拥有的技术专家程序员,和软件开发的工程师数量,军队根本没法比,从数量上就占优势。
最主要的是社会上的架构师,只要想办法都能够有机会搞过来。
不像部队会受约束,没有办法轻易调动。
而且只需要在社会上找头部架构师,操作起来也会更加的容易,所需要花费的工资就能省一大笔。
更重要的是只找头部架构师,保密性也能够提升到可接受范围。
不用太担心泄密,系统被外敌得知。
并且等这套系统完成开发之后,合成旅到那个时候肯定已经组建完成。
从外面聘请的高级架构师离开后,实验室全程参与的军队技术人员,在这段时间内跟着大佬们学了不少,肯定会有很大的成长,足以将这个实验室撑起来。
这个实验室到时候也不用解散,顺势就能成为合成旅的一部分。
可以说是一箭双雕!
要想成为高度数字化的军队,一个专门负责后续的软件升级,以及开发更多适用的软件和程序的部门,是必不可少的。
以后全国的合成旅数量多了,倒是可以集中化由一个实验室研发,开发的技术供给全国所有合成旅。
不需要一个合成旅,单独一个实验室。
现在国内合成旅才刚刚起步,根本就没有相匹配的,专门开发合成部队所用系统,以及软件和程序的部门。
陈军觉得在钢七营扩编的合成旅中,安排一个专业实验室非常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