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林夏巧妙躲姻缘(一) (2/4)
衣物、熬制姜汤。” 林夏的目光变得柔和,像是在回忆林婉的模样,“她生得不算出众,皮肤因为常年在草原上劳作,带着淡淡的晒痕,可她的眼睛很亮,像是装着北境的星星。她说,北境是她的家,她要守着这里,守着这里的百姓,也守着…… 守着臣。”
女帝静静地听着,没有插话。殿内的文武百官也都屏息凝神,谁也没想到,这位铁骨铮铮的北境战神,竟还有这样一段往事。
林夏继续说道:“雪灾过后,臣与林婉姑娘渐渐熟悉。她知书达理,对北境的地理民情了如指掌,时常为臣出谋划策。有一次臣率军追击匈奴,误入了沙漠,是她带着牧民们送来水和干粮,才救了臣和整个军队的性命。” 他顿了顿,声音里多了几分苦涩,“后来匈奴再次来犯,臣率军出征,临走前她对臣说,她会在村里等着臣回来,等臣平定了边境,就和臣成亲。可臣回来时,看到的却是被匈奴烧毁的村落,和她…… 和她冰冷的尸体。”
说到这里,林夏的肩膀微微颤抖了一下。他抬手,似乎想擦去什么,却只是攥紧了拳头,指节泛白。殿内一片寂静,连烛火燃烧的噼啪声都显得格外刺耳。
女帝望着林夏,眼底的复杂情绪一闪而过。她沉默了许久,才缓缓开口,语气里带着几分叹息:“原来林卿竟有这样一段刻骨铭心的过往。是朕唐突了。”
林夏躬身行礼,声音恢复了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陛下,林婉姑娘虽已离世,可她在臣心中,永远是臣的妻子。臣此生,绝不会再娶他人。还望陛下体谅。”
殿内鸦雀无声。所有人都明白,林夏这话,不仅是拒绝了女帝的指婚,更是表明了自己的心迹 —— 他不会为了权势而妥协,也不会让任何人取代林婉在他心中的位置。
女帝看着林夏,良久,才轻轻叹了口气,拿起案几上的双鱼佩,递到林夏面前:“这玉佩,本是朕为你准备的聘礼。如今看来,倒是朕考虑不周了。也罢,林卿重情重义,是难得的君子。这玉佩你且收下,就当是朕为林婉姑娘的悼礼吧。”
林夏接过玉佩,双手捧着,躬身谢恩:“臣谢陛下恩典。”
女帝摆了摆手,语气恢复了往日的从容:“好了,此事就不必再提了。今日琼林宴,君臣同乐,林卿莫要因往事伤怀,且满饮此杯。”
林夏举起酒盏,将杯中酒一饮而尽。酒液入喉,带着辛辣的暖意,却压不住他心中的庆幸 —— 他知道,这一关,他总算过去了。
琼林宴结束后,林夏并未立刻回府。他知道,女帝绝不会仅仅因为他的一番话就彻底打消指婚的念头。果然,刚走出紫宸殿,内侍监总管李德全就追了上来,恭敬地说道:“林大人,陛下请您到御书房一趟。”
林夏心中了然,跟着李德全穿过长长的宫道。夜色渐深,宫墙上的灯笼散发着昏黄的光,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他边走边思索,女帝此时召见他,究竟是何用意?是怀疑他所言不实,还是另有他图?
御书房内,烛火通明。女帝坐在书桌后,面前摊着一幅北境地图。见林夏进来,她抬了抬手,示意李德全退下,然后指了指书桌前的椅子:“林卿坐吧。”
林夏躬身谢座,端正地坐下,目光落在地图上。那是一幅详细的北境地图,上面用红笔标注着各个关隘和村落,其中一个名叫 “青杨村” 的地方,被圈了一个红圈 —— 那正是他在琼林宴上提到的,林婉所在的村落。
女帝的目光也落在那个红圈上,轻声说道:“朕派人查过,五年前北境确实发生过一场大雪灾,青杨村也确实遭到过匈奴的袭击,村里死伤惨重。”
林夏心中一紧,面上却不动声色:“陛下英明。”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