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镇北候酿酒边城红(一) (2/5)
量的糯米,还有一些制作酒曲的药材。”
仆人一一记下,然后转身离开去安排。林婉则留在院子里,规划着酿酒的流程。她知道,北境的气候比江南寒冷干燥,这对酿酒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寒冷的气候可能会延长发酵时间,但也能让酒的口感更加醇厚;干燥的环境则有利于酒的储存。
几天后,作坊改造完成,原料和工具也都陆续送到。林婉开始着手制作酒曲。酒曲是酿酒的关键,女儿红的酒曲需要用到辣蓼草、甘草、当归等多种药材。她按照古籍上的配方,将药材研磨成粉,然后与糯米粉混合,加入适量的水,揉成面团,再切成小块,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发酵。
然而,问题很快就出现了。北境的空气过于干燥,酒曲在发酵过程中水分流失过快,表面出现了干裂的情况。林婉看着干裂的酒曲,心里十分着急。她尝试着在酒曲周围洒水,增加空气湿度,可效果并不理想。
“林姑娘,这可怎么办啊?要是酒曲做不好,这酒就没法酿了。” 帮忙的仆人看着干裂的酒曲,也跟着着急起来。
林夏没有放弃,她翻阅着父亲留下的酿酒古籍,希望能找到解决办法。古籍中记载,在干燥的地区制作酒曲,可以在发酵的容器周围放置一些湿润的麻布,同时控制好室内温度。林婉眼前一亮,赶紧按照古籍上的方法尝试。她找来了几块麻布,用水浸湿后,围在放酒曲的木架周围,然后在房间里生了一个小火炉,将温度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
几天过去了,酒曲终于成功发酵。看着那些表面布满细小绒毛、散发着淡淡药香的酒曲,林婉松了一口气。接下来,就该开始酿造女儿红了。她将糯米淘洗干净,浸泡在水中,直到糯米吸足水分。然后,她将浸泡好的糯米倒入大锅中蒸煮,蒸好的糯米颗粒饱满,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将蒸好的糯米摊开晾凉后,林婉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入酒曲,搅拌均匀,然后将混合物倒入发酵用的大缸中,密封好。她在大缸外面裹上厚厚的棉被,用来保持温度。接下来,就是等待发酵的过程了。林婉每天都会来到作坊,检查大缸的温度和密封情况,生怕出现一点差错。
半个月后,林婉打开其中一个大缸的密封盖,一股浓郁的酒香扑面而来。她用勺子舀出一些酒液,尝了尝,酒液口感清甜,但酒精含量还比较低,还需要进一步蒸馏提纯。林婉心中大喜,这说明她的努力没有白费,北境的女儿红,已经有了初步的雏形。
蒸馏是酿酒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它能将发酵后的酒液中的酒精提纯,使酒的口感更加醇厚。林婉在作坊里搭建了一个简易的蒸馏设备,由一个大铁锅、一个木甑、一个冷凝器和一个接酒桶组成。
她将发酵好的酒醅倒入木甑中,然后在大铁锅中加水,点燃柴火加热。随着温度的升高,木甑中的酒醅开始产生蒸汽,蒸汽通过导管进入冷凝器,冷却后变成酒液,滴入接酒桶中。
蒸馏的过程需要严格控制温度,温度过低,酒精无法充分蒸发;温度过高,则会导致酒液中混入过多的杂质,影响口感。林婉守在蒸馏设备旁,时不时地用温度计测量锅中的温度,调整柴火的大小。
“滴答,滴答”,酒液不断地滴入接酒桶中,刚开始滴出的酒液清澈透明,酒精含量很高,口感辛辣;随着蒸馏的进行,酒液的颜色逐渐变得微黄,口感也越来越醇厚。林夏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接一点酒液品尝,记录下不同阶段酒液的口感和特点。
经过几天的蒸馏,林婉终于得到了一批纯度较高的酒液。她将这些酒液装入酒坛中,密封好,准备进行陈酿。陈酿是女儿红的灵魂,只有经过长时间的陈酿,酒中的杂质才能慢慢沉淀,酒的口感和香气才能达到最佳状态。
这天,镇北候林夏来到酿酒作坊,查看林婉的酿酒进度。林婉赶紧将他迎进作坊,打开一坛刚蒸馏好的酒,给镇北候倒了一碗。“候爷,您尝尝,这是刚蒸馏好的酒,还没来得及陈酿。”
镇北候林夏端起酒碗,闻了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