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保密 (3/6)
得不对劲:不是……这研究的都是什么?
几个组都在做实验,做的都是金属防锈的钝化处理,但实验的标本,却让他有些看不懂:
牛油、菜籽油、茶叶、松脂、食用碱水、磷矿石、泡花碱(天然矿石,俗称水玻璃)、石墨、环氧树脂……甚至还有葡萄糖?
他看了好久:“王齐志,这是在研究什么?”
“古代金属防锈技术中的吸膜成份!”
吴晖愣住,嘴张了好半天。
一直说铁器文物保护,但同类型的文物保护,研究方向却有本质的区别:
文研院的研究方向是出土铁器文物保护研究,属于田野方向。
国博的研究方向则是馆藏铁质文物技术研究,主要针对文博机构。
两个课题均属国家文物局金属类文物保护修复技术与工艺。
但不管是哪一种,也不管是文研院,国博,还是后来的北大,或是北工大,都是以“已出土文物”、“现代保护技术”为重心。
说白了:防止金属文物出土后,发生“崩溃性”的病害锈蚀现象。
比如有些青铜器,刚出土时金光锃亮,但有的几分钟之内,就能锈的跟刷了一层黑漆一样。
更有些会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一点点的锈成渣,碎成粉。
所以,林思成和王齐志搞的这个“古代金属防锈”,不是南辕北辙,相背而行?
那王齐志之前说的,“摸着文研院和国博过河”,又是怎么摸的?
吴晖皱了皱眉头:“核心数据呢,能不能看一看?”
“看倒是能看!”王齐志沉吟了一下,“但领导,你得保密!”
吴晖都被气笑了:王齐志,你没吃过猪肉,难道没见过猪跑?
大学毕业就进文研院,一干就是七八年,学的是金属文保,干的也是金属文保,好歹也是领过部级奖项的研究员,你学生有没有研究对,你自己看不出来?
抛开这些全都不谈,你老丈人总姓单吧,要什么资料找不到,看什么数据看不到?
结果,就这?
我没指着你鼻子笑话你就不错了,你倒好,让我保密?
“好,我保密!”吴晖又气又笑,“给老子开电脑!”
电脑本就是开着的,王齐志输了密码。
吴晖挥挥手,让他起开。
刚点开文件夹,他稍稍一顿:金属类文物保护修复技术与工艺。
子目录:出土铁器保护研究、馆藏铁质文物保护技术研究。
都挺对啊?
与国博、文研院的课题题目一个字都不差,十有八九就是照着资料抄的。
转着念头,吴晖先点开了第一个子文件夹,也就是“出土铁器”。
这个研究的比较早,国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